借“名师”智慧,尽“小我”力量,为抗“疫”助力
今年的春节,格外不一样。武汉“新冠状病毒”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这个年味里混着消毒水的味道,更揉进了奉献、使命的味道。无论是在疫情前线的工作人员,还是对疫情不断发声的普通人,都是这个时代特别的英雄。这次疫情,既给人们带来了生死惶恐,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英雄观、明星观的重塑,这一切都冲击着我们每天的“宅家”生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能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才有趣又有意义?这些问题从年前就在我的脑海徘徊。假期,静下心细细把陈亚兰主任送给我们的精神食粮《你好,寒假!》看了又看,觉得自己的确要做些什么才对得起“教师”的称谓,才对得起自己的内心,才对得起陈主任对我们的期望。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倡议书,哪怕只是一次名不见经传的网课,哪怕只是一次几乎无效的尝试!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浅显思考和不成熟的尝试,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线上畅谈疫情防护知识
1.我首先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等,号召班级内的学生和家长们一起加入讨论中,了解新冠状病毒,并每天实时了解国内外疫情实况;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班级里家长医生职业技能,在qq、微信群内广泛宣传,帮忙学生与家长们一起认识“新型肺炎”特征、了解防治的方法,并以此劝慰孩子与家长遵照政府的号召留城、留家,减少外出,不给社会添乱,尽己所能地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2.借助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给全国小朋友们的一封信》这份资料,向孩子们发出一份倡议。这是一本写给孩子们的“冠状病毒绘本”,一份给全国14亿中国人民春节居家隔离不出门倡议的网络宣传画面。我首先引导孩子感受我泱泱中华的神力和号召力——中央一声号召下,全国上下达成共识,行动一致: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景象来抓。接着,我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好配合与重视,同时,还要宣传教育他们的家人,学会调和家里的人际关系。如固执的老人不戴口罩,硬要出门的教育,孩子能做到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长辈,正确地感受到此时气氛的严峻,正确看待疫情的重要性,从过去假期懵懵懂懂的无知,学会认识成长,小小的孩子,也能理解病毒、生病的概念,最后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提高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更加理解父母的各种决定。
3.开展线上系列课堂
如“科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新病毒无情,求原娃有爱”、“非必要不外出,争做防疫小先锋”、“爷爷奶奶听我说……”、“你在我心中是最美”等一系列活动。(活动每天都在学习公众号更新中)
4.线下勇做疫情宣传轻骑兵
很多时候,恐惧来源于不了解。学生在家进行手绘漫画、创编顺口溜、自创儿歌等创作,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张贴在各小区的宣传栏,或分发给身边人,让更多人从科学角度了解本次疫情,学会科学防护。
二、走进医护说疫情
视频共享谈感受
在班级群共享常州医护人员赴武汉支援的截屏和视频,学生线上语音阐述自己的感受。
现场连线诉衷肠
通过连线常州赴武汉支援医生团队,学生和他们进行对话,深刻理解他们“逆风者爱岗敬业”和“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品质。
点赞医护爱祖国
(1)学生写下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点赞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医德仁心,点赞我们祖国的强大感召力和威武神力。
特别关注普通人的奉献和付出:党员、社区志愿者、环卫工人、超市职员、快递小哥、运输等行业的人尽职尽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各尽所能贡献力量!
(2)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出学生的“稚言稚语”,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三、疫情之中辩生命
1.走进钟南山
通过资料了解本次防疫专家钟南山,引导学生思考:在钟老眼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也说科比
通过讨论球星科比的意外身亡,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科比的生命意义体现在哪里?
3.辩论:生命的意义在于长度还是宽度?
通过本环节,教导学生,在生命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去创造,去体验,为生命去歌唱,去珍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真正的意义。
四、书信武汉表寸心
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向武汉人民、身处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阐述作为一名小学生为此次疫情做出的努力,并表述衷肠,为武汉鼓劲助威。
我想,教育不需要生产日期,因为我们随时都在进行中;教育不需要过期日期,因为我们的事业永恒;教育唯独需要有效性和实效性,因为我们的付出不该是“昨日黄花”,而是“海棠依旧”。
开学后,活动远没有结束,举国上下各种身份、角色、年龄、岗位人的心理调适,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疏导,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无数教育元素,都等着我们去继续挖掘、实施、整合!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三井实验小学 张曙贤
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