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唐小燕“市高级班主任成长营”培育方案
发布时间:2020-02-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小燕

                                                                      (2020年1月-2023年1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努力提高营员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育目标

  为推动区“三名”工程的建设,充分发挥名优班主任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打造班主任工作实训和研究基地,培养名班主任,提升班主任工作质量。

  借助成长营的建设,为有志于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研究的班主任提供学习、研讨的平台,构建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质提升的班级日常生活实践样态,更好地促进“全员育人”目标的实现。努力把成长营发展成为德育教育的“研究坊”,德育实践的 “探索坊”,班级建设的“实验坊”,加快青年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成长坊”。

  以理论学习、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网络辐射、专家引领为主要研修方式,通过成员自主研习和集中研修,切实提高成长营成员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努力培养每一位成员逐步成为德育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班主任,并以成长营成员为骨干,在各学校乃至新北区建设一支支充满教育智慧的名班主任团队,促进新北区班主任全员提升,为新北区乃至常州市班主任团队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培育内容

  (一)班主任专业理论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与教育相关的理论、新时代德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外延性专业理论。

  2.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是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者等内涵性专业理念。

  (二)班主任专业知识

  1.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班主任的工作原则等。

  2.班集体建设:班级常规管理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优秀班集体的创建、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等。

  3.班级德育:学校德育的功能定位、班级常规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指导、网络德育的新探索等。

  4.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班级物质文化的优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塑造。

  (三)班主任专业技能

  1.教育资源整合能力:整合家庭教育资源、整合班级教育资源、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等。

  2.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主题班会的设计、主题班会的实施、主题班会的评价等。

  3.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班主任有效人际沟通的基本素质、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沟通、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有效沟通、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等。

  4.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教育信念: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科研: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自主发展: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

  四、培育方法与策略

  (一)以问题为导向

  着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神圣的育人任务,进一步明确成长营建设和研究方向,针对新时代视域下的热点主题、中学生核心素养、中学生成长中的典型问题等展开实践和研究,扎实开展育人工作。成长营成员工作有重点,活动有特色,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总结反思中形成优秀的业务素养。

  (二)以学习为主线

  成长营所有活动都要围绕成员的学习和自我完善展开。

  1.向著作学习。成长营为成员推荐或购买教育著作,采取营员自学、领衔人讲学、组内交流、撰写读书笔记等方式向著作学习,提升成员理论水平。

  2.向专家学习。基教处或成长营邀请教育专家定期为成员作专题讲座,暑期到高校开展集体研修,从高处引领成员成长,促进成员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3.向同行学习。成长营采取跟岗学习、主题讲座和学术沙龙等形式督促成员向优秀同行学习,提升成员实践经验。

  4.向网络学习。成员通过关注教育公众号、收藏教育工作主题网站、应用搜索引擎等方式向网络学习,扩大成员知识面,拓宽成员成长路径。

  (三)以课题为引领

  申报德育课题《基于生涯规划的班级主题活动研究》,着力研究:

  1.基于生涯规划的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发。围绕学校教育总体规划,以不同级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为研究初衷,不断开发基于生涯规划的系列主题活动,设计适合中学不同级段学生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育人作用。

  2.基于生涯规划的系列主题活动的应用。突出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加强基于生涯规划的主题活动的实践应用,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

  成长营成员可以参加总课题研究,也可围绕总课题进行子课题研究,以课题为引领有方向、有重点地开展研究,培养成员科研能力。

  (四)以实践为落脚

  实践是成长营的根本。在理论指引下,在问题导向下,在课题引领下,成长营成员根据自身特点以及所教学段特点,扎实开展以下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

  1.思想品德教育系列化活动;

  2.行为习惯教育系列化活动;

  3.公民法治教育系列化活动;

  4.心理教育系列化活动;

  5.劳动实践系列化活动;

  6.校外研学系列化活动;

  7.学生个体思想心理辅导实践活动。

  成长营成员在领衔人指导下制订实践活动计划,扎实开展实践活动,并及时进行活动总结,在成长营学术沙龙中进行交流,从而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五)以技术为助力

  推广班级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并以此为助力,提高成长营成员业务素养,提升管理效率。

  1.制作网络调查问卷,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困惑以及存在的困难,提升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2.使用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定量地研究学生存在问题;

  3.运用心理评测软件,分析学生心理问题,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不断完善自我;

  4.运用家校联系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及家校沟通,家校合力,共同提升教育效率;

  5.运用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将学生综合素质成长经历数字化、信息化;

  6.运用网络研修平台,获取海量教育管理知识。

  (六)以展示为平台

  打造多渠道展示平台,展示成长营成员风采,推广成长营研究成果,以成长营成员为中心,带动一大批班主任共同研修,共同进步。展示形式主要有:班团活动公开课(公开课设计)、专题讲座(经验介绍)、论文展示、论著展示、网络或微信平台展示、班主任基本功训练与参赛等。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分工

  1.领衔人、组长:唐小燕

  全面主持成长营的工作,拟定成长营的工作方案、计划,确定本成长营研究发展方向,建立成长营档案,负责成员考核。

  2.副组长:江春强 邹荣兰

  协助领衔人主持成长营的日常工作和确定本成长营研究发展方向,协助负责人拟定成长营的工作方案,根据工作计划组织成员开展活动。

  3.成员:朱丽萍、陈春萍、杨琴、唐新亚、迟文艳、沈小丽、胡忠梅、蒋海珍、徐美娟、郑志东、邵红娟、陈莉、包洪梅、周小丽、邹小霞。

  胡忠梅、唐兴亚、蒋海珍、杨琴、沈小丽协助领衔人开展课题研究,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采集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书面材料等。

  杨琴、陈莉、邵红娟、周小丽协助进行活动摄影、文字整理、内容上传以及博客、微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及时更新相关内容等。

  徐美娟、邹小霞、包洪梅负责统计成长营成员各项研究资料成果,记录成员出勤情况,供考核使用等。

  郑志东、陈春萍、迟春艳负责活动联络、统筹安排、后勤保障等。

  (二)规章制度

  1.会议制度

  (1)每学期初召开一次成长营会议,讨论本学期成长营计划,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教育科研课题、主题活动和专题讲座内容。

  (2)每月第一周召开成长营成员会议,总结前期工作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商讨布置本月度工作。其余三周利用网络(QQ群,微信群)平台交流研讨。

  (3)每学期期终召开一次成长营总结会议,展示学期工作成果及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布置寒暑假研修任务。

  2.研修制度

  (1)成员和学员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含发展目标、发展进度、发展措施),建立个人成长手册,内容完善,过程清晰,梯度明显,体现成长过程,每年上半年开学初提交给领衔人。

  (2)每学年认真总结个人研修情况,撰写一篇反映自己成长发展的年度报告,考察自己的发展状况,有必要时调整个人的发展规划。

  (3)成长营成员每学期要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按需要选择地进行学习,并利用工作平台交流学习心得。

  (4)成长营成员每学年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做好一个学生的个案跟踪,写好一篇教育论文,初步形成自己的教育工作特色,并提炼出个人教育思想。

  (5)尊重成长营领衔人及成员,服从成长营领衔人的有关安排,及时完成成长营领衔人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协助成长营领衔人开展各项活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方案,使成长营能高效运行,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3.考核制度

  (1)考核形式。每年度结束后由基教处、导师、领衔人组成考核小组对成长营成员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有:查看学习资料、查看年度总结、查看年度成果、听取学校的评价等。

  (2)考核内容。主要从师德修养、理论素养、科研能力、教育水平、带班能力五个方面对成员和学员进行综合考核。

  (3)考核结果。每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达到“优秀”者将给予表彰和奖励;考核不合格者则根据上级部门要求进行人员变动,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学员进入成长营。

  (三)阵地建设

  成长营总部设在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初级中学,各组员所在学校设立分部。成长营利用读书活动、交流活动建立学习平台,利用腾讯QQ和微信软件建立成长营交流平台,利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建立成长营宣传平台。

  (四)经费使用

  成长营所有经费均用于邀请专家指导、购买教育书刊,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六、预计成果

  1.三年内成长营出版一本德育专著。

  2.成长营课题《基于生涯规划的班级主题活动研究》立项为区级课题,并顺利结题。

  3.每位成员每年有1-2篇德育论文获奖或发表。

  4.每位成员每年至少开设一次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或作一场主题讲座。

  5.成长营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有一定影响,成为促进广大班主任成长的重要平台。

  6.成长营每年至少有2-3名成员成为“市高级班主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