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林燕群>>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胡洁琼2月学与思:班级社交场的建立
————读《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有感
发布时间:2020-02-14   点击:388   来源:原创   作者:林燕群

  带着过去几年班级管理回忆,我对李家成教授的《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进行了再次阅读与思考,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体会。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四种空间:稳定安全的物理空间,密切交流合作的社会空间,在群体中吸取资源健康发展的个性空间,参与丰富的班级生活与自主创造日常生活的发展空间。

  一、建立安全稳定的空间

  我们班有一位顾同学,人称“小夜叉”,特别不合群。爱说脏话,爱唱反调,爱舞拳头。在同学、老师、家长看来,他简直就是一枚定时炸弹,当然,是一炸再炸的那种。为了保证班级日常生活的安全,我几乎全天蹲班。这可能就是所谓创设稳定安全的物理空间。

  但是,我觉得稳定安全并不仅仅止于物理空间,还有心理空间。虽然当时老师的无缝监督和班主任蹲班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稳定安全,但是同学们对顾同学既畏惧又厌恨。而顾同学也对老师和同学很排斥,他总觉得别人都在针对他。双方心理的不安定导致班级氛围一度紧张,而表面平和安全的物理空间也很可能在某个瞬间被打破。

  于是我追求建立双方的心理安全空间。班主任最能在情感层面,给予孩子关心,使孩子置身于相对“安全”的班级氛围中,尤其是一些容易在同学关系中产生矛盾的不合群学生和一些很难融入集体的离群学生。班主任通常会对这两类学生产生更多的情感照顾,让他们在集体中体会安全感。

  其实小顾同学很多举动并非故意。这个孩子最大缺点是社交能力弱。他性格要强,但是不会灵活应变,嘴巴比较“笨”。在人际交往中想要当驱动者,主导者,但是因为不会组织语言常常只能当服从者或者直接被排外。他觉得很委屈,很无助,自然有了负面情绪,这时候,他像一头无助的困兽,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下意识地便采取骂脏话打击对方,用蛮力来发泄。而因为每次老师都批评他,将错误归咎到他身上,所以他对老师还是充满不信任的,故而总是爱背地里和我们对着干。

  于是,我和同学们共同有个一个秘密约定,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内把小顾当成全班的弟弟。当他心绪平稳的时候,请同学们主动邀请小顾去参加课间游戏。当他情绪有波动的时候,班级中几位温柔的同学主动跑上去询问原因,安慰他。当他不可避免情绪爆发的时候,同学们能够保持平常心,不去激化他,对他骂出的脏话宽容谅解。而我负责安抚他的情绪,诱导他表达自己的困难。同时,采用拍拍后背,摸摸后脑勺等肢体触碰,传递情感的温度,让小顾放下对老师的不信任。

  二、营造交流合作的社交空间

  一段时间过后,真正稳定安全的空间建立了起来,双方放下敌意与成见。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小顾同学被老师和同学宠的不像话,作威作福起来了。

  书中说道,“同学关系不仅仅存在于情感层面,而且存在于具体的生活内容之中。班级日常生活有着丰富的内容维度,需要每一个个体独立自主地投入其中,承担个体的责任,与其他独立个体平等相待。”

  在情感上小顾与同学们能够居于融洽的空间,但是在社会空间上,双方的交流合作是不平等的。因为小顾没有个体责任,总是被给予、被包容的一方,与其他同学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我一味地给予安全感,这是一种溺爱,会让小顾对真实的人际交往关系产生错觉,进一步削弱他与同学的交际交往能力。如何创设密切交流合作的社会空间,提高其社交能力,最佳策略无外乎特设岗位。

  小顾原来在教室里从来不干活,没有任何岗位,他的整个学校生活游离于班集体之外。但是他主动提出了想要当课前提醒员。但是他仗着大家对他的呵护,喜欢摆架子、瞎指挥,比如在课前提醒的时候突然放声唱歌、扭屁股,对没有及时做好课前准备的同学大声呵斥,还有时候心情不好,就不负责课前提醒了。他的社交能力还是非常明显的薄弱,不懂得群体规则,缺乏责任意识。班级本就是小型社会,如果身处社会,做社会人,必须受到社会法则的约束,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然而小顾并不明白这些。

  于是,我开始对他这个岗位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安排两位他比较信任的同学和各科老师对他的课前提醒工作进行评价,分别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档次,分别算作-1、0、1、2分,每周五算总得分。如果一周得分为-2分及以下,就会被我留堂谈心,如果分数再在2分及以上,就会获得不同的奖励。有了监督的牵制和奖励的诱惑。小顾开始跌跌撞撞,他总是会丢下责任,但是我安排了身边的同学不厌其烦地提醒。

  慢慢他开始熟悉了班级这个小社会的规则,也在“他律”的监督下逐渐产生了“自律”意思,对于班级生活的责任感越来越强烈。当然的,在其中,他也不再是老师或同学忽视或者“施舍”的对象,主动与同学们互动,平等的社交关系与健康正常的社交空间趋于形成。

  三、探索健康发展的个性空间

  关于如何打造在群体中吸取资源健康发展的个性空间,我的理解与实践比较浅,只记得班级举行联欢会,学生们都踊跃报名,大展才艺。小顾也尝试着报了名,唱了一首《狂浪》,这首网络红曲很能带动氛围。小顾一边唱一遍律动,女生被他逗得笑声不断,班级中好多男生跟着他纷纷舞动。这是小顾第一次尽情地展现他的魅力。联欢会结束后,在当天的夕会课上,我重点表扬了小顾在联欢会上的表现,还给他起了一个新的雅号,叫“开心果”。

  学生们立刻肯定了他这个外号,觉得小顾这个人真的非常幽默;他也对这个雅号非常喜欢,非常认可。趁热打铁,我开始安排小顾发挥他的人格魅力,做一枚真正的开心果。班级里有个女生的成绩考得非常糟糕,情绪比较消极,加上因为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了,下课以后默默地掉眼泪。我抓住这个机会,安排小顾去安慰女生,让他用自己的魅力去把这个女生逗开心。小顾果然不负所望,成功地用自己的幽默和笑声逗得女生忘却了伤心事。

  基于这次成功的经验,我开始放手,让小顾专门去安慰班级里爱哭的孩子,让他的个性魅力在社交中得到充分运用与彰显。

  当然,如何为孩子打造在群体中吸取资源健康发展的个性空间,参与丰富的班级生活与自主创造日常生活的发展空间,所知甚浅,大有可为空间,需要日后结合实践进行探索,打造出四维的班级社交场。

  西夏墅中心小学  胡洁琼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