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诗意地栖居》读后感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张 宇
学校像家,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它不是工厂,老师不是流水线工人,学生更不是相同模子里刻出来的免检产品。叶澜教授说:学校是师生开展教育活动、共生共长的生命场。在阅读了《让生命诗意地栖居》后,才真实感受到教育的诗意美和浪漫。
龙虎塘实验小学的诗意文化源远流长。学校勇于跳出社会、家长的固有思维框架,打破“成绩论”和“分数论”,坚持站稳“儿童立场”和“生命立场”,旨在培养“阳光、灵动、文雅”的诗意学生。
读完全书我也有了以下几点收获:
一、 以“人”为本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某种角度来说,老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老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育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龙虎塘实验小学的殷明欣老师和王新民老师,自身素质过硬,教育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收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成长路上最好的引路人,也是教育资源库里的一颗明珠。学校也以此为例,激发其他老师学习,提升,逐步形成了“大气、睿智、浪漫”的诗意形象气质。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师生都是一种成长,也是互相成就的过程。
二、 课题引领,明确主张
课题研究有助于教育理念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学习和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能让学校发展方向更加明确。龙虎塘实验小学通过四年研究省重点课题“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师生的古诗文及人文素养得以积淀,学校师生人人会吟诗,个个会创作。正是通过这样的课题研究,才使得学校有了诗意的发展的肥沃土壤。
学校通过课题研究能不断调整路线,更加明确方向,并形成策略。龙虎塘实验小学从2000到2017年,通过17年的研究、积淀、调整、突破,学校的诗意教育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课堂、课程、教师、学生和校园文化这几方面都有了明确的特质,走好了实现师生诗意人生的第一步。
三、 课程保障促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和学校所有学生的整体学习为基础,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给学生留下空间。
龙虎塘实验小学开发的“经典、愉悦、生长”课程,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无限的知识。在教学中选取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中的经典之作。用传统文化之美去开辟学生的情感世界,敲击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并且通过活动,把文化教育、品行培养、人格塑造、伦理教化和智力开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典文化的沐浴下,快乐学习,最后成为有自己正确价值观的人。课程的保障给了学生成长时间和空间,也让成长的脚下铺满了诗意文化的花香。
四、扎实走好课堂教学每一步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都会在今后他的生活中折射出来。
龙小“情趣、灵动、向美”的课堂让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同时进入人生的浪漫之旅。唤醒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激发内在的发展动力,在课堂上进行情感交流,心灵沟通,同时美化自己的生命。龙小学子经过六年的学习和积累,必将成为“阳光、灵动、文雅”的时代新人。
“坚守教育本质”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本职和追求,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唯有不断探索和研究,怀揣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这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