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教师心目中都会勾勒一所理想学校的样子,可能是小豆豆的巴学园,孩子们的天堂;可能是夏山学校,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又或者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一所令人神往的品质学校。有幸拜读了钱丽美校长《让生命诗意地栖居》一书,让我看到了又一所理想学校的模样。
柳袁照校长曾说:诗意,意味着一种健康的、完整的、美妙的生活,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日常的状态、全员的状态。它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生命成长的阳光雨露、风雨雷电。读着这本书,我的心中一次又一次地被这种自然而美好的学校状态所打动。
一、诗意栖居——学校理念的架构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教育,带给学生的是成长与幸福兼美、灵动与智慧共生。书中细致地阐述了龙虎塘实验小学诗意教育的发展历程。诗意教育,就是追求本真、崇尚求善、期待至美的教育。诗意教育的提出,是龙虎塘实验小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
全书各个章节清楚地告诉我们一所学校应该怎样定位、如何确立愿景、如何寻找发展路径、如何研究发展策略等等。我想,学校的发展其实就像人的发展一样,要去思考“我在哪里,我要走向哪里,我该怎样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去提取理想学校的基因,破解理想学校的密码、构建理想学校的模型,让一所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向往的理想学校。
二、价值引领——学校管理的创新
龙虎塘实验小学是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实践的领头学校,在变革中逐步实现了管理的转型。钱校长认为,要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实践的变革创生来推动管理的创新。其中,特别让我有感触的是,重心下移,管理机制创新的这个部分,钱校长提到:探索校长负责与民主参与的治校机制;创新分工负责与协作推进的实施机制;建构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的发展机制;建立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的动力机制。这些让我大受启发。
诗意管理的操作样式,从馨竹论坛、感动团队评选、校长亲手书写生日贺卡等等,让我们看到学校管理的创新,其中有对人管理的创新,也有对活动、对事务管理的创新。我想,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很重要,让每个人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只有改革学校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学校各方面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实效的取得。
三、品质彰显——学校课程的建设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营养,是学校特色和品质的具体体现。课程体系绝不是关起门“造”出来的,而是基于社会期待、学校教育主张、师生成长需求而整理构建出来的。龙虎塘小学课程的诗意化、特色化、个性化,整个体系的完整、科学、庞大,让我看到了学校课程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在龙虎塘实验小学,课程改革不是依靠行政推动,而是依赖自下而上的生命自觉。“少儿国学”是龙虎塘小学一张亮丽的名片,“幸福作业”更促进了孩子们在假期的全面发展。诗意课程成了孩子们生命成长的舞台,更是师生愉悦地共度生命历程的地方。
四、走向美好——师生发展的力量
有人说:“学校就是一片人林,其中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在的空间,各得其所,共同经历着诗意的成长。”龙虎塘小学就是一所为学生成长负责任的学校,同时也承担起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
通过诗意成长的德育工程,以诗养心,以诗润德,孕育阳光、灵动、文雅的诗意学生,带着诗意观察世界、走向美好;通过诗意教育校本培训体系,引领教师自我驱动、整体综合地向前向上,培养大气、睿智、浪漫的诗意教师。我们可以看到,学校诗意教育完全渗透到师生生活中,师生能用诗意的眼光自主审视周围的世界,以诗意情怀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享受充实、美丽的人生。
诗意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主张;诗意是一种教育哲学,更是一种校园的理想境界。让校园生活回归诗意,让师生生命富于诗意,我想,这应该就是龙虎塘小学建设诗意学校的本意,也是我们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与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