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从教路,有您更从容
再读《让生命诗意地栖居》有感(龙虎塘二小 徐彩芬)
发布时间:2020-03-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美

读一本书,就是读一个诗意的龙小,并从中找到自己在龙小的影子。再次拿出《让生命诗意地栖居》这本书,厚厚的一本淡雅的封面,打开它,一股清新扑面而来,记忆的窗即刻被打开。

是一种情感的交织,更是一种情怀的渲染

读龙小,先读到的就是她的诗意。古诗词、诗意、诗意教育,进入龙小九年的时间里,“诗意”始终伴随在身边。参与到省级规划立项《为学生诗意人生奠基的学校文化变革研究》《学校核心文化理念下诗意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中,参与到教材《童声古韵》的编写中。在钱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创享诗意生活,师生们的生活里充满阳光、言行中涵养文雅、思辨时透射灵动;我们追求诗意人生,善悦纳分享而彰显大气、会思维更新而凸显睿智、有理想情怀而诠释浪漫……

是一个融入的过程,更是一次融合的经历

于是,在钱校的引领下,在吴永军教授的指导下,我们把这种深厚的情感,诗意教育的情怀,倾注到了文字中,浸润在了书本里,希望通过它进行一次回溯,更是一种展望。要完成它并不轻松,从最初的框架梳理,到内容的敲定,多次讨论修改,随后钱校高位引领,定下框架,完成初稿设计,撰写范文,带领我们在文字中艰难地跋涉,也在书稿中完成了新的拔节。

因为有了项目组的多次沟通,大家都融入到总结、梳理、提炼、反思的过程,一边写作一边融合,力求将“诗意教育”完美地呈现出来。第五章的第一节《诗意课堂规程的研制》,每一项内容我都是那么清晰, 还记得为了写好它,一遍遍的阅读吴永军教授关于“课堂规程”的文章,一次次地回顾我们学科课堂规程的研制、实施、修改过程,同时与各个学科、部门综合融通,与其说是书写,不如说是钱校长又带着我们在龙小诗意教育里走了一个来回。

是一次再浸润,更是一次再出发

再读《让生命诗意地栖居》,是一次回溯,浸润,反思,更是一次再出发。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对诗意教育的课堂实践感受颇深,因为有更多的参与和实践。在阅读中,进一步清晰了诗意课堂的特质——情趣、灵动、向美,诗意课堂的规程引领着课堂的转型,诗意课堂也是我们龙小师生成长的价值追求与文化期待。还记得在迎接新优质学校创建课堂调研“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各类研讨课中,不断实现课堂的整体转型,所有老师都投入到课堂教学的研讨中,从期初的备课到期中的一轮轮磨课,在研讨中生长,在课堂中绽放。

再出发,有您,就有了高位的引领,有了积淀和思考,再有实践,有反思,有动力,相信美好的远方就在不远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