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生命化的环境,让教育诗意的栖居
读《让生命诗意地栖居》有感(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 朱曦铣)
发布时间:2020-03-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美

  2020年的春节,本该是中国人喜庆、祥和举国欢庆的节日,却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破,来势汹汹,横扫大江南北,波及全国。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救治和防控无疑成了当前两大中心任务。日益攀升的数字背后是紧张、恐惧、懊悔还是不以为然。在严防死守、居家隔离的同时,尤其是作为一名教师,我既不能像医生护士那样逆行,也不能像警察、社区工作者那样奋战在第一线,但我心中的责任与担当并没有减少。我们应该为当前的教育做些什么?未来的我们又将走向哪里?

  在难得的加长版寒假中,我有幸阅读了钱丽美校长和她的优秀团队所写的《让生命诗意地栖居》这本书。这本书系统而又生动的阐述了诗意的教育理论、管理创新、课程建设、课堂实践、学生培育、教师成长、文化建设及诗意评价。“诗意地栖居”,就是在我们这种道德贫乏、灵魂浮躁、人被异化的时代环境中,我们要以“诗意地栖居”来反抗实用主义的威胁,来找到自我精神价值的回归。这不就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所需要的么?钱校的这本书可以说为我今后的新的教育观指明了方向。

  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教育该如何进行?是功利化的唯成绩论、唯考试论还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钱校在书中写到“在诗意的教育中,学校应是师生自由教学与学习的乐园,是陶冶人格与孕育文化的摇篮”。然而在当今社会,实用性的价值标准盛行,许多的教育工作者不再追求教育价值观,唯分数论、唯考试论。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我想知识也终须以真、善、美的教育为线,才能串接成玉链。没有真善美为信仰的实用主义教育,会迷惑我们的视线,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实用性带给我们精神皮层的满足,更会使我们忽略了美,遗失了真,摒弃了善,和那颗去探求生命的初心。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是的,我们必须有充满劳绩的实用主义来领航,但我们不能缺少信仰指南。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相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传递着知识信息,而且负荷着交往生命主体的丰富的情绪、情感,折射出生命主体的人格品质和人格样态。而这样的教育,是引导“诗意栖居”的教育。感谢遇到钱校这样能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的“诗者”引导我的教育人生。

  二、作为一名学校的中层管理人员,我该如何管理好我的团队?是利用权威?还是让管理更有艺术感?

  钱校在书中写到“把对师生的管理转变为为了师生的管理,通过引领激发,教师成长内驱力被激活,热爱学校,有成长感、归属感、幸福感。”她也是这么做的,把自己作为引领者、服务者、同行者,管理重心下移,组建一系列的非行政团队,精神的奖励与抚慰。这不都是以人为本的诗意的管理的体现么?

  回想起我作为中层的两年多时间里,可能我对我的团队的管理是不到位的,总是想着自己能做的就不去麻烦他们了,没有起到好的引领作用,也没有让我的团队人人都有主人翁意识,更多的是在做我安排的事,却缺少了自己的思考。钱校的话无疑是对我的当头棒喝。让我知道了何为人文管理,何为轻松管理,在平淡中掀起共进的浪花。我想自主的、精致的、智慧的、创意的、情理相融的,这些都是诗意管理的内涵。我们应该让学校文化深入师生灵魂,成为师生高度认同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合乎情理的制度文化,把这些内容化作师生的自觉行为,推动他们自主地、创意地开展学习和工作,努力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主动做,自己的事情做最好”的管理目标,让师生做最好的自己。

  正如我们在国外,祖国就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我们放心搞教育,实现自己的价值,学校就在我们的身后!

  无论如何,我很感恩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也很敬佩钱校教育文化理念改革的果敢与坚持。我相信我们广大的教育者需要勇气与魄力,也需要给理想一点时间,会有越来越多像老师一样愿意引导学生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栖居”的“诗者”与老师一路同行。

  我跟着这步伐,我跟着这烛照,我愿意坚定地走下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