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意的教育
——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刘四青
发布时间:2020-03-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美

  最近,利用闲暇之余读了一篇文章和一本专著。一篇文章是“新北教育微信”3月8日妇女节推送的《名校长说:钱丽美:追寻教育的诗意,书写诗意的人生》;一本专著是新北区钱丽美成长营推荐寒假期间共读书目《让生命诗意地栖居》。一篇文是一个人半生回顾的札记,一本书是一群人一年半凝聚的智慧。对比两者的核心关键词,不难发现那就是“诗意”,书与文是一脉相承。何谓诗意?百度中这样解释:诗意,是诗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那诗意与学校管理两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勾连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启了自己的阅读之旅。当我阅读完毕掩卷之余,脑中呈现出这样一句答案:诗意是一个人的教育故事,诗意是一群人的教育追求……

  一、诗意是一个人的教育故事

  从钱校的自述札记《追寻教育的诗意,书写诗意的人生》我了解到,2 005年她走上校长岗位,确立了“追寻诗意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这十五年“诗意”成为了她永恒不变的追求,“诗意”也成就了每一个学校师生的生命成长。对面十五年奋斗,从新桥实验小学到龙虎塘实验小学,再到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她说:“教育要朝向最诗意的那个地方。回首过往,展望未来,容颜会老,初心未改;顺境逆境,安之若素。因为,一份让教育充满诗意的不变理想,让师生享受诗意生活的如一情怀,让我与我的学校,如水乳之交融不可分割,同生共长的美丽……”从钱校的自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要有自己的办学“灵魂”即核心理念,这个理念也许从生活经历中来,也许从从小梦想中来,也许从偶然灵感中来……但,这一办学理念会伴随学校的发展,成就一位校长的教育人生,书写一段教育历久弥新的教育故事。

  二、诗意是一群人的教育追求

  通过钱校的介绍,我知道共读书目《让生命诗意地栖居》一书是龙小一群人用了一年半时间写成,凝聚了龙小全体行政及教师的心血,在书中我看到了龙小这一群人的诗意教育追求的路径及成果,我也收获颇多。

  1.借助外力,寻找学校发展“出发点”。在龙小的七年,是变革与研究的七年。在变革之路上,龙小引进了两所高校资源,一是南师大教育系课程研究中心专家资源,宏观上架构学校课程体系,引领主动发展,微观上聚焦课堂规程制订,寻找学校发展的新的亮色;二是加入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催生了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文化、实践全域的整体转型性变革,明确提出了“诗意教育”的办学主张。我觉得学校发展要在适当的瓶颈期,借助外力,寻找学校发展“出发点”和更高的一个“发展平台”。

  2.结合规划,引领学校发展“生长点”。龙小通过每次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推动学校发展、文化建设、整体转型。在规划中完成长程视野的体系建设,聚焦到“诗意课程建设”及“诗意教师”发展。以规划带动课题研究,不断摸家底、理思路,促进学校发展。在规划与新基础中寻找融合点,促成学校从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到行为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后期,在我们学校的三年发展中要善于抓住学校发展的契机,善于反思,理清思路,引领学校各个条线发展的“生长点”。

  3.设立项目,助推学校发展“着力点”。在龙小的发展变革研究设立了六大领域项目,直指“为诗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的践行,助推学校发展“着力点”。我是负责学校教师发展工作,所以我重点关注了“诗意教师”成长项目。龙小的诗意教师的核心关键词为:“大气、睿智、浪漫”。教师内涵特质是具有开阔的教育视野、开放悦纳的胸怀、团队合作的意识;丰厚的学养、智慧的表达、优良的思维;教育的理想、信念和情怀。教师发展路径是实施教师三年发展规划,实施三大工程:全员工程、骨干工程、名师工程;搭建分层式共生平台,让教师多元融入;培养专业性研究气质,在日常研究中深度涵养。与我们学校的教师培养,龙小更加注重教师培养与学校理念的承接,从关键词到内涵特质,从发展路径到细化培养,体现了教师培养的主体化、系统化、专业化、层次化。

  阅读完这一篇人物札记和一本学校管理专著,让我对于学校领头雁和龙小的诗意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立体的认识,也让我的视野从学校的一个条线上升到了整个学校的发展上来。对于学校整体发展有了初步的感悟与肤浅的认识。我想,诗意是一个人的教育故事,诗意是一群人的教育追求,同时可能也会是龙虎塘二实小新的一代人的教育理想。这本书开启了一个自己对于学校管理的一个全新领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后期,我将尽可能将书中学到的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学校的教师发展之中,探寻属于自己的教育“诗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