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钱产良青年骨干人才成长营迎来了第二次线下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学校常规管理”。吕墅中学的於剑老师和实验中学的汤久妹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教学常规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干货满满,令我受益匪浅。
吕墅中学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发展势头良好,成绩突出。於剑老师的分享让我深深感受到吕中教师对“精细、务实”的文化认同,以及吕中老师在教学实践所反应出来的踏实和勤奋。汤久妹老师的分享更让我感受到新北实验初三数学备课组教师的“求真”,也探寻到新北实验中学高位发展背后的秘密。
领衔人钱校长高屋建瓴,一方面强调要重视常规管理的基础性、基本性;既要管的有道理,又要管的有条理;同时也提醒要警惕教学常规管理中的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并且强调教学常规管理需要与时俱进。
我始终认为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基石。要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就必须进行完整、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
一、狠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教学工作具体到每一天都是细小、繁琐的小事,关键在于抓好常规、抓好细节,只有沉下心来将“小事”都做到位了,提高教学质量才会有保证,学校才会有发展。
我们必须重视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制定,它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常规管理细则要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和课后反思等教学常规工作有明确的要求,使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
比如备课。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很多老师的备课仅仅是讲要讲的试卷做一遍,或者将要讲的知识点在备课本上写一遍。而我们应该要求老师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德育渗透与知识体系相结合等,同时倡导老师加强课后反思,及时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重视落实,落实才有实效。
学校教学工作需要规程,但更需要的是落实。再好的管理制度不落实就是空文一张。只有我们共同努力,真抓实干,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才能扎扎实实地促进教学。所以,开展常规工作方面的检查也是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方式。但是在常规检查方面,我们也要注意不能流于形式,更要注重“质”而不是量。我们要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评价方式。
高效教学不仅需要老师备好课,上好课,还需要老师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堂管理,以及对学生心理等方面的沟通。如果说上课备课等环节可以落实检查反馈,那么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我们该怎么去落实呢?我想这就需要学校文化的不断熏陶和教师管理的不断影响。
总之,做常规工作容易,把常规工作做好不容易,把常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特色。任何一所名校都一定努力追求教学常规工作的极致。就如钱校长所说的,不能因为是常规,就应付甚至是无意义地重复。所以,加强学校管理就从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