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教学常规管理》: 《精细务实,提升教学常规管理能力》
魏村中学 徐辉
发布时间:2020-05-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产良

  常规管理涉及学校方方面面,包括行政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校园管理等,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制度不可缺,但取得“人心”,达到“人和”才是学校发展走向成功的关键。参加了本次主题活动,聆听了钱校的讲座,有了一些思考,做如下归纳。

  一、决策上的融心

  常规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立足于师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自于他们的心理需求,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尽量给每位教师创造条件和机会,在不同层面设计不同的定量考核标准,达到“只要你认真努力,就能实现需要”的目的,这也是对教职工自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经常性的满足。如学校可实行弹性坐班制度和宽松请假制度,学校重大问题未对教职工意见深入研究之前不表决等,彰显常规管理的人性化,努力来实现教教职工育人的价值感与幸福感。只有在决策时做到价值认同,才能达到心理上的相容,做到执行上的自觉。

  二、业务上的关心

  社会发展了,赛场变大了,评价规则变了,教师不成长的话,昔日的旧船票怎么能登上新客船?教师的业务水平关系到教育的成败,这是学校应该关注的一件大事。“高位引领”、“青蓝工程”、“四有教师”团队建设等,学校领导可以亲自牵线,“管”教师的科研能力、“管”教师的论文撰写、“管”他们的案例分折、、“管”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管”他们的先进及学科称号评选等等,让教师体验到自身发展的幸福,教师的成长来自内心的觉醒,内心的觉醒源于对幸福的追求。

  三、工作中的放心

  人都喜欢和责任心强的人在一起,因为这样的人让人感到踏实和放心,其实,很多时候,人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工作给了教师,教师做了,内心总是希望能得到认可,在这时候,明明看到了缺点,也可以换一种表达,先肯定,再提出建议,比较符合人的心理规律,相互理解,沟通顺畅,教师也会乐于接受并在工作中有意识地改变。(极个别人除外)

  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取得“人心”,达到“人和”,可以破解不和谐因素,做到常规管理的有效。

  当然,学校发展需要新的增长点,生长点,常规管理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一直走在如何实现常规管理有效的最大化的路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