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教学常规管理》: 常 规 之“常”
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左彩英
发布时间:2020-05-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产良

  五月榴花红,中小学全面复课,校园生活逐步回到原有的轨道。我们成长营的教学常规管理研讨正当时。吕墅中学於剑主任和新北实验汤久妹主任的分享,满满的干货,真正的硬核,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校文化建设对教学的引领。无论是吕中教师对“精细、务实”的文化认同,还是新北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践行“求真”,都让我感受到教师对学校文化的价值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两校都是“教-学-研”一体,聚焦课堂实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改进、提升,教学常规执行到位。第三,吕墅中学和新北实验的教学管理又各具特色。吕墅注重学科育人,从课堂管理保障教学实效;实验关注教学胜任力,新北实验的许多具体措施富有启发性:研究中考、建设资源库、错题小竞赛等。

  尤其是活动最后阶段,钱校长的高位引领,真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拓宽了我对“常规”的认知:教学常规是教学质量的底线,重视常规管理的基础性、基本性;警惕教学常规管理中的经验主义、形式主义,既要管的有道理,又要管的有条理;呼唤教学常规管理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这次主题活动,启发我进一步认识教学常规:

  其一、规中有常识、规中循常理。各校都有常“规”,但是“规”中是否体现教育教学常识,是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否尊重学校实际,是否彰显学校文化,甚至多大程度地体现,都影响着教学常规的管理效能。

  其二、规之效能在于“常”。一项制度再完美,如果只是停留在纸上,只是挂在墙上,很难产生管理效能。因此,常态化地落实“教学常规”,才能促进实践中的改进。

  其三、常规之中常有“新”。时代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后疫情时代,对我们既有的常规提出了挑战,线上教学常规、混合式教学常规尚未成型。同时,一项好的制度应该是激励人的发展。学校的教师队伍不断有后浪涌入,每一年的学生更是各具特色,因此服务教学的管理、服务师生发展的“常规”必定常有新意。否则,一成不变的制度将成为师生发展的羁绊,影响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

  其四、规之效能应双管齐下。现实工作中,教之规多,学之规少。而真正的学习恰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教正是为了学。以学定教,为学而教,以学评教,应是教学常规考量的范畴。而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是聚焦于教之常规的执行,未充分发挥“学之常规”的落实。如果常规落实中“教与学并举”,不仅契合当下学生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诉求,而且能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效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