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讨《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建设,指向教学质量
主讲人: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於剑
发布时间:2020-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产良

  尊敬的钱校、各位成长营战友:

  今天很高兴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颜主任通知我说和汤九妹两位老师,疫情之下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安排交流学校教学管理经验。其实,刚看到分组情况的时候,自己还是比较困惑的,似乎自己对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教育管理三个方面都很模糊,抱着学习的态度,我还是决定立足教学,参加教学管理的交流小组,一起来向各位前辈、大咖取经、学习。

  如果说教学管理经验,我们吕墅中学可以说,并无特色可言。六轨制的学校,从管理规模与策略上讲,都没有实验中学来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跟学校领导沟通交流了一下,校长们一致的观点是,两个关键词:精细、务实。我是2006年到吕墅中学参加工作,2005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初到吕墅中学,一共5栋楼,1栋新教学楼新造待用,2栋宿舍楼,1栋实验办公楼,1栋餐厅。没有停车场、没有男女分层浴室、没有塑胶跑道,没有塑胶篮球场。但是进校后,就听学校领导说,“前面的这栋教学楼是学校奖到的。”后来陆续也听到了“教学质量是吕墅中学的生命线。”“没有教学质量,吕墅中学就要关门。”等等各类著名的论断。可喜的是,今年2020年,吕墅中学还没有关门,教学质量依然在区公办学校序列中名列前茅。

  从个人角度看,吕墅中学的教学质量源自学校上下对于教学建设的深度理解。教学质量的保持与发展并不是主要依靠教学管理,而是依靠全体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认同与行动。因此,我在这,借用建设一词,谈教学建设在吕墅中学是如何策划并实施的。

  一、建设教学团队,指向教学质量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建设的核心。教研组建设的优劣决定着教师教学氛围与素养形成的质量。好的教研组文化应该包括团结、和睦、协作、追求。抱团如同众人拾柴,而不是表象的停留;和睦如同家人相聚,而不是纯粹的“面上和”;协作如同动车上路,而不是简单地零部件组装;追求如同长途远行,而不是小站的短暂停留。常说,火车若要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话不假,好的学科领衔人,决定着学校能形成一支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教导处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物化生、政史地、综合六个学科教研组,各学科组按年级不同下设不同备课组,挑选有责任有能力有意识的中青年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有责任体现在所带班级教学成绩突出;有能力具体体现在有市区级学术荣誉称号;有意识体现在有团队协作,共同发展的意识。如语文学科祁彩琴老师,数学薛建芬老师,英语徐琴老师,理化生庄玉香老师、政史朱祥妹老师,综合组邹小红老师。可以说,这群老师,撑起了吕墅中学的半壁江山。

  以本人所在的理化生教研组为例,教研组长是庄玉香老师,学校第一位常州市骨干教师,扬州大学毕业的才女,李柏鸣等校领导亲自去大学拦截来的优秀毕业生。工作近20年,敬业进取,人生信条“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先后加入常州市金惠文名师工作室,江苏省常州市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育站。率领本组12名同仁连续十多年年终绩效考核为学校优秀教研组。带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如岳俊杰、季华伟、孙丽静、吴健、蒋峰、本人。尽管其中两位已经各种原因离开吕墅,但能够确信的是,没有庄老师这架火车头的牵引,就不会有我们这群后来者居上的新人。庄老师所带的班级多年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集体,掌鞭的初中理化中考成绩也是常年名列全区前茅,教研组也被评为新北区优秀教研组。

  二、建设德育唤醒,指向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需要德育唤醒作为保障。在吕墅,老师们都信奉这样一句理念,教学方法好不好,看疗效。实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武器。纵然教师讲课讲得天花乱坠,学生根本不在听课亦是徒劳。因此,德育唤醒在吕墅体现得十分明显。每节课下来,任课教师一定会在办公室交流上课的体会与学生的反馈。吕墅的办公室异常狭小,人均面积不足1平方。一人发言,全部听见。“办公室的课间,不是休息室,而是教育室。”德育的唤醒,为的是激发学生心中的小太阳。苏格拉底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太阳,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让它发光。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唤醒它,释放它最大的能量。”

  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和过去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过去学生不想听课,会想做些其他行为,甚至捣乱;现在学生不想听课,会假装在听课,甚至发着呆听课。前者的厌学一眼就能看出来,后者的厌学充斥着各种迷惑。教学能够出质量,关键看教师能否识别这群假意听课的学生。例如,数学组陈娟妹老师,外界对她的评价是,“数学课上没有学生敢乱动或者说不认真听课。”“陈老师不怎么布置数学作业,但是班级数学质量有保证。”本人有几次从教室旁边路过,看见教室里的学生各个都坐得端正,听得入神。可见旁人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曾经有个学生在班里号称帮主,一般的老师都不放在眼里,然而唯独对陈老师的数学课毕恭毕敬。同行都很纳闷,难道陈老师穿得时髦,学生另眼相看?后来询问发现,原来他很佩服陈老师的讲课方法与教育方式,上课稍有不认真,陈老师就会发现,并找他谈话,一谈一个准。像陈老师这样的案例,在吕墅中学不胜枚举。

  三、建设课题研修,指向教学质量

  如果教学指向质量,除了需要建设团队,德育唤醒,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课题研修。课题研修是教学研究的杠杆,是教学研讨的窗口,也是教学提升的通道。吕墅中学历史上做的第一个课题是韩文明校长领衔的,关于书香校园的建设。引领学校课题研究发展进入正轨的是现在浦河实验学校的芮建民校长,他在任吕墅中学教科室主任期间,先后申报了两个市级立项课题,两个省级立项课题。前后历时十年,覆盖了每个学科,每位有发展需求的教师。本从2012年与庄玉香老师共同申报并主持常州市“十二五”立项课题,2014年完成结题。随后2016年独立申报并主持常州市“十三五”立项课题,2020年与韩校共同申报并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与芮校主持的课题最大的区别是他主攻统领性课题研究,我主攻理科教学课题研究。近十五年里,学校先后培养出了15位高级教师,28位中一教师,22位具有市区“五级梯队”荣誉称号的教师。不得不承认,课题研修确确实实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时也在激发教师投身教学事业的能动性,激励教师产生走向研究型教师的自我内驱力。教师的教学思维拓展了,教学视野开阔了,教学方法改进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自然水涨船高。

  各位战友,这只是本人围绕“教学建设”的一家之言,絮絮叨叨,惭愧难当。我们吕墅中学抛的是砖,希望能引出实验中学汤老师的玉。谢谢。

  2020.5.17下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