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虽然疫情目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控制,但情况依旧严峻。疫情之下,学校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育人使命。那么,学校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一、顶层设计,把握疫情下教育实施的方向。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就是一个磁场,吸引和影响着万千学子甚至老师。那么,面对疫情,学校应以自身的理念和文化为出发点,做好抗击疫情的顶层设计。新北区实验中学以“人文奠基 多元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仁艺”为学校核心文化。仁,即德,即疫情中促进生命成长的精神力量,这要求学校德育部门积极策划德育活动,指向师生身心成长。“艺”,即技能和方法。在疫情之下,这包含学校抗击疫情以及传染病的方法和策略;教学开展的方法和策略;学法指导的方法和策略等等。如果以一个思维导图来表现,应该很清晰明了发现我们在疫情之下,以“仁艺”文化为指导应对疫情的方向。
二、教学变革,实现疫情下学习方式的转换。
由于疫情,开学之日一延再延,学生和家长的焦虑情绪渐起,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迫切地希望能及早开始有序地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积极贯彻上级部门的要求,响应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一)整合教育资源,教和导分工协作。
1. 全校总动员,做好教学资源搜集汇总。按照线上教学需求,可将资源分为直播课堂资源、学习产品资源、自主制作资源、学科技术工具四类,各类资源在线上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学校除了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安排的教育资源整合之外,还应发动全体教师将自己通过各种社交工具获取到的资源进行整合汇总,整合这些资源的时候可以使用问卷星、问卷网等信息搜集工具,搜集尽可能多的资源,完善线上教学的内容及形式。
2. 教研组共努力,统筹资源二次整合。将搜集整理的各种资源按照直播课堂、学习资源、学科工具、自制资源四类,按照年级、学科不同进行分类,由教研组牵头按照分类后的资源进行二次整合。根据学科特点和资源内容,设计出适切的资源应用方案,保证资源整合的完备性。
3. 树立直播课堂+学习资源+学科工具+练习互动的全资源在线学习意识,建立大课(直播课堂)+小课(资源学习+练习反馈)的全类型线上课堂结构,实现优质均衡,保证学校“停课不停学”预期教学目标实现。
(二)注重学习指导,学和习有机结合。
1. 切合各学科和学生认知特点,精心组织线上学习指导工作。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务处下发的每周线上教学“居家学习内容与实施建议”,根据所任教学科及学生认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线上教学“居家学习与指导”课案,力求注重双基,容量适度,可操作性强,学生反馈佳。
2. 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创新线上教学方式。居家学习指导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卷入式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达成度。
(三)变革评价机制,家和校齐心协力。
注重学习成果的整理提炼,彰显线上学习特点。各教研组有意识地筛选优秀学习成果,编辑整理,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积极展示丰富多彩的居家学习生活,提升学校美誉度,促进家校共建活动的开展。
三、德育渗透,守望疫情下师生生命的成长。
(一)生命健康。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在疫情之下学校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包括疫情防控的方法、心理调节的策略等,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二)自我管理。
知识和本领是力量,自我成长才是方向。学生的前途和未来主要取决于自己。“居家学习”要求学生能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也是自我成长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加强对自我管理的指导,并根据学生的特点,由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辅助督促学生自我管理计划的制定和落实。通过学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自我管理成功案例,让榜样力量辐射出去。
(三)爱国主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舍小为大,舍家为国的感人事迹,他们在危难面前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用炽热的家国情怀守护着大家的生命安全。学校应结合抗击疫情中的“逆行者”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
疫情之下没人是座孤岛。无论是“火神山”“雷神山”的火速建成,还是全国援助“热干面”,还是“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的海外援助都让我们感受了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全国、全世界都在这个时代下同频共振。所以,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要打破偏见和歧视,要抛开私利和壁垒,要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枪响之后,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