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于合作,研究促进成长
春江小学 吕坚
本次活动是通过案例式学习、分析的方式来,提升全体成长营营员的管理能力与课题研究能力。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王丽老师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随后,营员们分小组对此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辨析,并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本次活动,我收获颇丰。
一、管理基于团队合作。
著名美国社会学家、管理学家巴纳德提出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本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可谓用心良苦。团队合作,给我们提供了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我们在团队中相互交流,共同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收获,并在分工合作中共同成长,在管理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 提前策划,有备而战。
第四组的朱曦铣组长,在方案制定之前,提前将活动内容发在群里,给每个学员学习准备的时间,每个学员有了更充分的准备:分组、学习、明确任务等等。各组提前分好了成员,各成员提前学习相关知识,有备而来。提前策划,前置学习,才促成了现场短短10多分钟的讨论后的精彩交流汇报。
2. 团队协作,各展所长。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团队成员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相学习,才能够取长补短,个人的能力总是要融入团队的协作中,各展所长,相互间取长补短,成就团队的每一个人。我们小组三个人,张宇比较善于表达,能侃侃而谈;吕娟老师则各方面都比较厉害,电脑技术也颇为杰;我做过两个课题,有一些经验。基于个人特点,我们小组从任务之初就明确了分工,三个人共同谈论分析,但有所侧重,我和张老师组织表达,吕娟老师则同时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合作分工,使得最后的表达更为直观、可视化。
3. 目标定位,成就团队。
五组队员,大家的思维指向差不多,如何在表达上寻求差异。除了现场临时生成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组长和组员讨论时选择的切入点。切入点不仅要能够求全,涉及到课题的方方面面,还要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点。切入点的定位,最终决定了团队的演讲是不是精彩、独特。
我想,在学校的管理上,这就是差异化办学、品牌化办学的理念。身为管理者,也要在管理自己学校的时候,能够找准切入点,在综合发展学生素养的同时,找到自己学校发展的品牌,形成自己学校发展的理念,办出自己学校发展的特色。
二、研究促进个人成长
这次开展课题案例式的研究,不仅为二实小的老师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导,也提升成长营所有成员教研水平,让大家能够对照专家和同伴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反照自己的课题开展,更切实地开展课题,大家获益匪浅!
1.选题像挖宝。
钱校长说:“课题研究就像挖宝,要盯着一处深挖,才能挖出宝来。若是范围挖得太广,那就挖不出重点。”二实小的老师们关注了国家的重点:美育;社会的热点:合唱;学生的发展点:课堂。选题用心良苦,如果能够在钱校和专家的指导下,静心深挖下去,形成自己的特色,一定会打响自己的品牌。我想,这次分享讨论,也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选题时要能放开自己的眼界,要能选准切入点,要能深挖宝藏,要能实用于教学……
2.研究可操作
组员们大多关注到了课题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路径、研究成果的一致性。通过分析,我们更明确了撰写课题方案,必须让课题方案可以帮助我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并在选定研究的课题后,对于课题提出的背景、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步骤、预期效果、成果呈现形式形成内在的逻辑,最终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研究活动的可操作方案。
有一次学习,就有一点进步;有一次讨论,就能再上一个台阶;有一次交流,就有一次全新的感受;有一次参与,就会有一次经历;有了这次案例式的研究,我们也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