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雨
课题研究是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课题研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很多老师还缺乏研究意识,同时课题研究的能力也亟待提高。
今天上午,我参加了“新北区钱丽美骨干成长营第五次活动暨音乐学科组课题论证活动”。活动上我见到了南师大博士吴永军教授,这个一直在媒体和书中出现的人物,突然就座在身边时,我很激动。
本次活动是通过案例式学习、分析的方式来提升全体成长营营员的课题研究能力。龙二小音乐教研组王丽老师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王老师分享之后,营员们分小组对此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辨析,并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本次活动,我受益匪浅。
一、课题研究什么?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吴教授提出课题研究是从问题出发的研究,选题要小,范围不能过于宽泛。在个人教学工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向深处挖,也就是要聚焦问题开展研究。正如钱校长所说:“课题研究就像挖宝,要盯着一处深挖,才能挖出宝来。若是范围挖得太广,那就挖不出重点。” 所以课题研究选题要立足问题,切入点小,也可以与学校的发展方向相联系,借学校课题研究保障机制之力,提升研究效率。吴教授还提出教师首先要多读书。阅读最前沿,最专业的书籍和杂志,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视野,关注教育界的最新消息和相关主题研究现状。
二、课题研究的特色性如何体现?
开展课题研究是为更好地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那么开展课题研究后的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与其他为开展课题研究的有什么区别呢?这就需要通过研究体现出其特色性来。其实在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经常存在流于形式的研究状态。所开展的研究活动也不过是套一个课题的“帽子”而已,而真实的围绕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比较少。
要体现出研究的特色,首先,课题研究要“真”,其实研究需要研究的问题,将每个研究活动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走好研究中的每一步;其次,要鼓励教师把“教学”当做“研究”提升研究教师团队的专业性和积极性,让教师从研究中有真收获,;最后,研究中要看到“变”,通过研究使学校、教师、学生和课堂都有变化,这才能真正体现出课题研究的需要的特色来。
三、课堂研究方案如何撰写?
在龙二小王丽老师分享了他们的课题研究手册后,成长营的小伙伴们就分组开展了研讨,然后汇报。在汇报过程中个,就有几个小组提到关于课题研究方案撰写方面的问题。研究主题与研究目标是否匹配?如何准确进行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是否一一对应?
在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时,需要对研究目标、内容和具体步骤进行科学安排。但是始终要关注意关联性和一致性,主题和目标要关联,目标和内容要一致。在方案撰写完毕后,还需经过论证,才能进行实际研究。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梳理和提炼,以精练准确的语言表达所需。
用教师发展中心张主任的话总结本次活动感受 “珍惜机会”,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课题研究成长起来,同时也能带动同校教师乃至学校,共同进步。
张宇
2020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