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课题研究,应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钱丽美名校长成长营活动体会
发布时间:2020-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美

  6月23日,成长营本学期第五次活动在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我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参加了本次活动,只觉收获颇丰。本次的活动主题是“案例式学习——提升课题研究与管理能力”,通过对龙虎塘二实小音乐组合唱课题的剖析,学习如何撰写课题报告、高质量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不仅有钱校长手把手的细心指导,还邀请了吴永军教授和区教育管理中心的张爱娟科长来给我们作高位的引领。

  说到做课题,我们都会觉得头疼,一个好的课题来之不易,做好一个课题更是困难重重。虽然我也在主持一个省级少先队课题,一个市重点课题,但因为都是“两难”主题,所以学校给了我很多的助力,我自己则很心虚,因为自知我的科研能力实在薄弱的很,研究目标的确定和计划的制订都不是非常清晰,对研究的方法也是一知半解。通过本次的学习,对于课题研究我有了更多的认识。

  首先,正确认识课题研究的价值。吴永军教授说,抓住一个项目、一项研究,深入地做下去,就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的确,我们很多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教育生活,觉得自己在专业上根本没空、没能力,甚至没兴趣去发展,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我觉得其实就应该以课题为抓手,因为课题研究就是深挖一口井,不断地进行学习、实践和反思,就可以使一个人快速成长起来。所以,课题应该是教师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

  其次,如何开展好课题研究呢?在培训中,钱校长给我们非常好的建议。

  1.选择一个有研究价值的主题。研究的主题应该源自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与困惑,不为课题而课题,是为解决问题而研究;课题的选择还要聚焦,不能泛泛而谈,切入点小,才能挖得更深;课题的选择要有新意,人云亦云或已经反复研究过的内容已经没有价值了;课题的选择应有前瞻性,对师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意义。当然,在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前,我们应该先大量地阅读、实践,打开视野,才能确定一个真正合适的课题方向。

  2.扎实而规范地推进课题研究。当我们选择了一个好的研究主题,而如何扎实推进十分重要,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开题轰轰烈烈,结题匆匆忙忙凑资料、赶成果,可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过程中的推进只靠临时突击。这样的课题研究是假研究。所以写好课题研究计划、并有序开展,才能确保研究的质量。作为课题的主持人,我们要有清晰的目标意识,更要善于规划路径,组建什么样的团队,制订什么样的研究制度,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策略,如何整合各类资源……这些都需要理清思路,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调整方向、创新思路、优化研究。

  每次学习,都是打开思路、汲取养料、丰盈自我的过程。感谢活动中钱校长和专家领导们的指导,也感谢小伙伴们的智慧而有特色的分享,我会珍惜这一次次相聚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并把收获真正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