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丹桂飘香,校园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变得热闹非凡。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九月是一学年的起始月,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期。 9月29日下午,陈亚兰特级班主任成长营的伙伴们相聚在新北区百丈小学,以“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科建设的整合”为主题开展了成长营的第九次活动。
一、班队研究,如明月皎皎照心田
百丈小学的田洪宇老师执教了主题活动课《读书,为梦想插上翅膀》,围绕创建书香班级开展活动,学生先汇报班级阅读文化现状,再从名人故事讲述文化对成长的影响,接着学生集思广益为创建书香班级出主意,最后分小组合作活动,制作书签、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写倡议书,并逐一展示成果。
泰山小学的陈素云老师带来了班队录像课《学会宽容,善待他人》。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先通过情景再现,聚焦矛盾,引出宽容的话题,再分小队展示:第一小队,谈自己眼中的宽容,懂得原谅无心之过,接受他人优缺点;第二小队,邀请心理老师测自己的心胸宽广度,知道学习善待他人的必要性;第三小队,演各自喜欢的宽容事,从名家身上汲取能量,感受“换位思考、赏识别人、以德报怨”宽容的三境界;第四小队,辨苦恼的宽容事,从身边小事演绎中找到宽容体谅对方的方式,同时懂得宽容不能纵容的道理。
两位执教老师组织的活动,都能从源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或整合学校读书节,或解决学生班际交往矛盾,做了精心的准备,形式多样,学生表现落落大方,呈现了一堂堂好课。
二、学习分享,如清风拂面暖心田
在读书分享活动环节中,新桥小学的黄桂华汇报了《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科活动》,先从内涵、意义、内容三方面阐述自己所理解的班级文化,再着重讲述了绘本阅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黄老师结合自身实践,分别介绍了三方面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方式:(一)儿歌评价促学生习惯养成;(二)绘本阅读提升学生岗位能力和责任感;(三)绘本阅读促学生在小队锻炼中成长。黄老师把培养习惯与绘本阅读结合的方式,为低年级老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二、互动交流,如丛丛翠竹拔节成长
在评课环节中,两位上课老师反思了自己的课堂,都阐述了自己在活动前期的准备与调查,资源的引入,活动课亮点与不足,学生在活动中的成长与变化,以及自己在活动中的困惑。
陈亚兰老师先肯定了两位老师充分准备,同时也提出了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前调查的结果在活动设计中起什么作用?老师怎么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当下的成长有哪些帮助?学生在小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理解、宽容是否成为课堂的资源?……
接着,成长营的伙伴们分小组展开讨论,选其中一堂课进行评课,选代表汇报:有的说田洪宇老师的课堂容量太多,可以分步设计成系列活动,以点带面,选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做精做实,让所有学生都能投入活动,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有的说田洪宇老师的课堂过多地注重了读书的意义,但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如何大量阅读还需在后续活动中展示;有的说陈素云老师的活动课分小队展示活动,汇报形式丰富多样,教给了学生解决矛盾的方法,尤其是心理老师介入课堂,很受学生欢迎,本次活动的开展很有借鉴意义。
陈亚兰老师为伙伴们讲解了班会与班级活动的区别,分别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讲述了自己的重组建议:田洪宇老师后续从“书从哪里来?”“小组怎样分类共读书?”“如何通过多元评价促进阅读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开展活动,解决学生大量阅读的问题。与学科教师合作,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延伸课堂,让学生走进社会;携手家长,共读互学;用好社区图书馆,让好书推荐、阅读分享推动居民的终身学习。陈素云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立场辩论,结合“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内容举证得出结论,制定规则,按规则智慧地解决矛盾问题,聘请心理老师为班级制定修炼手册,为学生后续的行动导行。
最后,大家带着对主题活动如何与学科教师、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融通的收获及进一步思考走出课堂,将自己的阅读、思考结合实践,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表达。在磨砺中思考,在碰撞中成长,这就是我们成长营的初心。
撰稿:陈小丽;摄影:陈小丽;审核:陈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