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向学而生 舍华求实 教育人对教育的必需思考
发布时间:2020-11-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美

向学而生 舍华求实 教育人对教育的必需思考

——记常州市国家高新区教育管理人才成长营研修班学习心得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既是国家意志,也是人民期待。”面对教育中的问题,文明教育人要努力去做有建设性的建议者、改革者、发展者和实施者,而不是一味地发牢骚和批判。

202010月底,我有幸参加了常州市国家高新区教育管理人才成长营研修班赴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学习。在三天的学习中,我聆听了五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参观了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这次学习拓宽了我的眼界和思维,也使我进一步理解了作为教育人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明确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定位。

一、以学促思 做有温度的教育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力在讲座《名校长与办一流学校的思考》中提到:一所学校的校长决定办学的高度,中层决定办学的力度,教师决定办学的专业度,学生决定办学的温度,家长决定办学的厚度,学校特色决定办学的亮度,学校质量决定办学的满意度,学校品牌决定办学的美誉度。有魅力的学校才能吸引老师吸引学生,作为校长要提升学校魅力、能力、活力和影响力。有高度的校长要有规律性思考,教育要经验,但是不能只靠经验。因此,学校发展要有规划,刘教授指出:规划制定要摸清起点,凸现亮点,迎战难点,瞄准制高点(创建工作),更新观点,找准生长点,抓住重点,把握节点,推进创新点。无独有偶,晚上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杨一青教授在讲座《立德树人与学校品牌建设》中也提到学校要创建品牌学校品牌创建的五要素:教育思想:学校品牌的核心;校长:学校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教师:学校品牌的关键;学生:学生品牌的表现者;学校文化:学校品牌的精神教育要促进个人发展,作为教育人只有对此做出思考,才能做出真正的好教育。有魅力的学校才能吸引老师吸引学生,作为校长也要提升学校魅力、能力、活力和影响力。

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我们要读懂孩子的故事,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学生在成长中发现自我,激发孩子内心需求,引领他们走向生命的拔节成长。

二、以思促改 建设师生成长的乐园

学校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学园;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处处充满温情的家园。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参观学习之旅让我们对学校建设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学校以三生教育为核心,智慧教育为特色。学校的科技博览馆、情意生活馆、生命体验馆、智慧生态馆和初心学院,参观完可以用“震惊”来形容我的感受。孩子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可以穿越“森林”“溶洞”“湿地”“沙漠”“海底隧道”,领略各种神奇的地理现象,还可以近距离观察大熊猫、老虎、野狼等多达百余种“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学校党委书记胡鹰翔的讲座《向学而生:三维学习场的构建》向大家详细讲述了学校三个空间: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建设理念和经历。从讲座中我们了解了到了更多学校建设过程中的趣事:把工地不要的凉亭搬到学校成为学生阅读休憩的好去处;把商家淘汰的假山、石头运回学校成为学校一景;去村支书处反复磋商开辟学生探索实践的劳动基地;改造教师宿舍条件,留住优秀教师资源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建设者对学校、学生和教师倾注的心血。同时在建设中还不断加入汇聚教师、家庭、社会资源,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了学生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三、以改促新 创新思维做教育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祝怀新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变革时代的创新思维与校长领导力》的讲座。祝教授以柯达公司发展轨迹实例开场,提出创新思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祝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变革时代呼唤创新思维,思维障碍与校长领导力的弱化,构成学校管理思维障碍的根本原因和突破思维障碍提升校长领导力四个板块跟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祝教授在讲座过程中讲到了自己做高中教师时如何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以学代练”做好高三年级的英语复习教学,最后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事例。在此过程中,学校领导层面顶住了来自家长、社会和上级领导的压力,才有了祝教授和学生们的共同成功。

教育是不断更新的事业,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超时代的眼光和勇气。在管理中领导者要能够容纳教师的不同思维和想法,并且能够准确判断把握方向,用一位或几位教师的改革创新推动全体师生和学校的创新改革。

四、以新促进 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教育特约督导员,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原主任缪水娟校长的讲座《校本研训的实践探索》基于学校课程实践和教研组建设案例,围绕校本研修的实践探索主要从现代语境中的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路径两大板块跟大家分享了校本研修的有效路径。缪校长的讲座既有高位的国家教育教学相关重要文件的解读,又有接地气的教育实践经验分享,内容精彩,可操作性强,可谓是学员们的教学教研“操作指南”!

同样,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朱可主任给大家做了讲座——《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研支撑作用》。在讲座中朱主任中剖析了现今教研现状:在教学任务的功利性驱使下,使得教研支撑无序;教学方僵化,使教研支撑无力;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缺陷,使教硏支撑乏劲。朱主任指出,当前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教研的支撑作用必须进一步凸显。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只有矫正认知偏差、把准支撑角度,精准解决问题、加大支撑力,创新教硏方式、提升支撑效度,才能真正提升教研支撑力。

两位专家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同时提出校本研究对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校本教研首先要关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学习引领教师转变观念;再以示范活动指导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实践;最后校本教研一定要扎根于教研活动和日常研究中,才能切实推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教育必须承担起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发展的责任。作为教育人,我们需要不断思考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