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优质,遇见更美的风景(刘四青)
——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创建“新优质学校”有感
发布时间:2020-12-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美

  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来自金坛华城实验小学王粉林校长、张家港市锦丰小学周有利校长、武进区刘海粟小学吴群英校长、常州市解放路小学蒋琳校长、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张红波校长和金坛段玉裁实验小学吴荣强副校长等一行专家组六人对我校进行常州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验收。

  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再到“新优质”不断的迭代升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这是“高质量发展时代”“后疫情时代”应然回答。专家组从评估标准的3大维度(标准化、高品质、影响力)15个方面30个要点进行系统化分析,这为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共谋共商教育大计,真正满足老百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所能看到和切身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感受一:以文化引领发展是最朴素的教育哲学

  在准备新优质学校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学校的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15年来,我们一直坚守尊重文化的探索与实践:2005年,基于师生多元,确立尊重理念,倡导“包容悦纳”,建立起归属感。2014年,“和谐”融入办学管理,确立“尊重、和谐”的办学理念,倡导在彼此尊重中和谐发展。2018年,我们从整体育人的视角出发,提出“在尊重的土壤里有个性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是对原理念的坚守和发展。尊重文化历经三个发展阶段:“2005年,尊重为基,包容悦纳”;2014年,“尊重为体,和谐发展”;2018年,“尊重为魂,个性发展”,逐步在年轻的泰小生根、发芽。

  学校基于短短15年的办学经验和优秀传承,基于对教育本质或是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探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尊重教育。“尊重教育”是基于人为了人发展人,是回到人这一“原点”上来。“在尊重的土壤里有个性地和谐发展”这一理念的指引下,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大家往办学愿景“小学校、大格局、高品质”去发展。

  感受二:尊重课程成就学校最专业的育人路径

  一个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优质的学校必然要有自己的“优质的课程”。我们努力在观摩学生素养展示和校本课程展示、社团互动项目等方面,用专业的思维、专业的行动做专业的事情。秉持“动手动脑、发展思维”核心价值,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这是核心是关键,因为常常被忽视,以为学校的课程就是各色的其它的活动,而忘记了国家的课程是最最主要的,我们要做的是在执行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化建构”。我们有每个学科的课程建设方案,在方案的课程内容里,包含三个方面:除基础性课程(国家教材),还有拓展性课程和特色性课程。通过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校本化,高品质推进。国家课程目标基于儿童立场的标准化,内容适度的拓展延伸,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形成各学科多元校本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促使学生素养的整体提升。

  第二方面的课程品牌是校本课程特色化。开发实施“阳光心育”“金手指”“养正”“体健”四大特色课程群,为学生提供了60多门校本课程。从特色校本的视角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从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成果展示充分说明尊重教育下的特色课程成果。用南师大郝京华教授的话说就是:既找到了校本课程的“魂”,又找到了校本课程的“据”还有找到校本课程之“跟”。课程一定要在“课”中实施,通过心育课、综合性学习课、与学科教学融合以及文体活动进行落地实施。

  感受三:高认知课堂成就学校最前瞻的教学视野

  我们基于尊重学生发展现实需求,学校文化的价值追求,落实尊重课程的要求,直面教学研究的诉求,在郝京华教授及市区学科专家指导下,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实施中,依托“高认知问题”,聚焦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打造“高认知课堂”。“高认知课堂”是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角度(知识维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认知维度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关注的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课堂本质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呈现的15节课中,我们努力彰显高认知课堂的特质及要素。“高认知课堂”构成要素坚持一个中心,即以问题为中心(催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问题-活化问题),四个步骤(独学-共学-研学-创学)和N个变式(既有一定模式而又不模式化),以此实现“深度学习”。围绕高认知课堂形成了实践创新的结构路径图、问题产生与解决的策略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范式结构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等。同时,为推进高认知课堂建设,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高度协同,从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学科根据自身学科的特质分别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高认知课堂”的实践研究。呈现给专家的课堂是我们对于课堂的思考。

  新优质学校虽然结束了验收,但是这并不是终点。正如戚处所说:创建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根本。通过创建我们感受到上级教育部门对于学校的关心,直接体现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更加美化。通过创建,作为一名踏入泰山小学的三个月的一名新兵,我觉得比三年时间的经历都要漫长和充实,在创建中我对于学校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学校集体中。通过创建,我感受到对于学校和自己都是一次磨砺与提升,学校的在创建中提升了内涵项目的影响力,自己也在创建过程中,学会自己与学校的“相互成长”。通过创建,彰显学校了泰小人团结、朴素、实干的特质,在各项活动中大家同心协力,为着学校的发展共同努力。正如王粉林组长所说:泰小人有着泰山的刚毅与澡江河的柔美,刚柔并济、同舟同济。

  新优质学校的创建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前方的路依旧漫长。脚踏实地之余,还要仰望星空。在新优质创建中,遇见更美的风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