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学且思且成长
——赴浙江大学教育人才管理培训之感受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 孙伟琴
每个季节都流淌着深处的记忆,有风吹过的季节是一种淡淡的情愫,静静的成长历程中,有了不同寻常的一页:这个秋天,我们有幸浙大一起去学习,很感谢新北区教育领导给予了我们外出学习的机会,正如杨局所说,我们虽不能成为浙大的学生,但也曾经坐在了浙大校园的教室,也从浙大毕业了。这一句话,高度浓缩了一周浙大学习的激动心情,通过一周的学习,我拓宽了视野,更坚定了教育理想和信念,今后将更扎实走向学习和研究之路。
一、 有一种态度叫认真
浙大精心安排了各种课程,几天的课程安排得非常满,晚上也有课,但是我们每个学员都是准时到达,全程认真学习,认真记录。每位教授都非常优秀,他们的讲座都体现了他们的幽默、敬业、专业和教育情怀,聆听了教师发展的专业路线、课堂教学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核心素养的研究等很多高大上的报告,每位专家深入浅出,结合生动的案例,一个个讲座非常精彩,专家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全程我的思想都高度集中,甚至都来不及走神。特别是王局长,分享了自己从一个普通老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成长为管理人才的故事,听着听着就会激动到流泪,她在该努力的年龄选择了努力,用选择和努力去惊艳了教育人生。
二、 有一种信念叫坚定
通过几天的培训,拓宽了视野,了解了教育的新动态,更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细细反思我的工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务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想问题还不够全面,缺乏工作的前瞻性和经验。数学组工作关注了节点,但整体长程规划还很不够;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听课不够,不能全盘了解教师教学动态,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 有一种收获叫成长
1.数学教学的思考
教师发展要坚持走专业路线,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从应试教育到立德树人,从学科视域到课程视域,从学科取向到素养取向,从统一固态到动态选择,从分数唯一到综合素养。
如基于数学学科素养,以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为例,我可以进行以下有效练习的设计,从而真正实现从学科素养到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
第一板块:现状分析:数运算练习的单一、割裂和方法的机械
第二板块:提出思考及练习设计的相关研究
研究内容如下:
(1)视角的确立:学生立场 心中有人
站在儿童立场,谈谈数运算的育人价值
(2)视野的融合:五算融合 前延后伸
算理算法的形成(正确快速的运算技能)、算理算法的沟通
(3)视线的对接:算法灵活 上承下启
几算融合(合理简洁灵活的运算品质)
通过案例,解读如何从运算技能走向运算品质的形成;
(4)视域的整合:数学方法 上接下连
灵活算的一些常用方法(赋值法、尾数判断法等)
2.管理的思考
(1)潜心引领
作为数学学科第一责任人,我深感自己的压力,在活动规划、现场组织等方面的能力还需提升,要带着数学组所有老师一起研究、一起奋进。作为学科责任人,我欣赏团队里的每位老师,鼓励和激励每位老师自主发展。对于骨干老师,充分认可并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对于新教师鼓励其认真学习并收获专业成长。
(2)精心策划
从担任教导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深感责任深重,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需要我有条不紊的去完成,有很多复杂的表格需要我细心填写,有很多数据需要再三核对,有很多工作都需要提前策划和精心设计。课务安排、招生工作、教材征订,我都能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提前策划,认真思考,再三修改,确保周到,在市区各种调研和督查中确保无误。日常加强巡视,全校严格执行课时计划,无违规办学行为存在,认真做好调代课工作,全校日常教学秩序井然。教研组建设、月调研、体卫艺工作等都是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好。
这段学习旅程是精神之旅,拓宽了视线,丰富了视野,更新了对教育的理解,更坚定了教育信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