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陈华芳名教师成长营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姓 名 | 潘嘉雯 | 性 别 | 女 | 教 龄 | 6 | 专 业 | 学前教育 | |
专业称号 | 学前教育 | 职 称 | 二级 | 学 历 | 本科 | 任教学科 | 语言、健康 | |
情况分 析 | 优势: (一)性格特点及工作经验: 1. 年纪轻 2.有冲劲,工作积极性高,充满热情、活力,能吃苦、有上进心。 2.爱学习、善思考,乐于探究,更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 3.在工作中更具创新能力,勇于尝试新方法、突破传统思维定势。 4.有5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在园内承担教研组长一职,参与过园际交流、区青年教师会课、区级多项评比活动等。 (二)个人荣誉及获奖情况: 1.2015.1月被评为园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2.2016.6月、2017.6月被评为园级“优秀班主任”; 3.2016.4月被评为“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 4.2018.1月被评为春江镇“优秀教师”; 5.2018.8月被评为区“德育先进工作者”; 6.2017.6月获区沙水游戏案例评比二等奖; 7.2019.6月获区幼儿教育优秀课例一等奖、市二等奖、省二等奖; 8.2019.6月获区科学教育评比活动一等奖; | |||||||
劣势: (一)教育教学 由于年轻,缺乏经验,在工作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集体教学活动中缺乏语言魅力,与幼儿的互动比较生硬,不够灵活;在课堂回应方面有所欠缺;对教材的核心价值把握不够精准;缺乏对原创课的思考力等。 (二)教科研 组织教科研的能力不强,教研活动中思考较浅;在撰写论文时,很多都偏向理论化,探索的问题也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密切。 (三)专业发展 在虽看了一些相关书籍,但不能很好地内化与运用,在工作中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在观察幼儿方面,观察目标不明确,对观察后的行为及跟进不够及时,对幼儿的分析不够深入。对于幼儿游戏缺乏有效指导,材料的投放缺乏层次性。另外,理论方面的知识较弱,阅读的专业书籍较少。 | ||||||||
三 年 发 展 目 标 | 1.提高个人课堂教学水平及教学魅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情有趣”。 2.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主持,主动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及专题讲座。 3.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争取每年撰写一篇论文,能有2篇获奖,1篇发表。 4.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认真研读相关书籍,成为“学习型”、“探究型”的教师。 5.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及项目研究,向“五级梯队”进军,提升自我。
| |||||||
分 年 段 目 标
| 第一阶段:(2020.1—2020.12) 目标:1.积极参加成长营的活动,主动申报成长营集体教学展示及游戏现场开放活动。 2.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加强对《指南》的解读,掌握和学习观察的方法,对观察进行有效分析。 3.不断诊断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做出及时的改进。 4.主动申报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并发表或获奖至少1篇。 5.通过课堂的观摩及名师的引领及自身不断的实践(开课),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 | |||||||
第二阶段:(2021.1—2021.12) 目标:1.梳理在成长营中的学习资料及研究成果进行内化,并辐射到自己园内。 2.坚持阅读成长营推荐书单及“大家”思想,做好笔记,运用于实践。 3.积极撰写幼儿的故事,能讲生动的故事,运用学术分析幼儿游戏背后的行为分析及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4.继续进行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 5.提升自我价值,向“五级梯队”进军,评选“区教学能手”、“区骨干”等。 | ||||||||
第三阶段:(2022.1—2022.12) 目标:1.与成长营的学员共同交流、相互学习,为成长营“预期成果”做准备。 2.积极参与区级以上优质课评比、基本工竞赛、教学设计等并获奖。 3.承担校级范围内以上的专题讲座。 4.积累过程性资料,深入研究和学习并辐射到自己的园所。 5.反思三年自己的成长,有何收获,有何短板,不断强化自己的薄弱方面。 | ||||||||
实施措施 | 具体措施如下: 1. 按时参加成长营的每项活动,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见解。 2. 深入研读推荐书目,在学习研讨中积极交流及分享自己的观点。 3. 积极撰写论文,主动申报成长营的集体教学展示及游戏现场开放等活动,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 4. 深入解读《指南》,在日常活动中能有目的、有效地观察幼儿,及时对幼儿行为及材料投放适宜性进行思考及调整。 5. 整理每一次的成长营活动成果,形成文稿,每学期在自己园所进行交流汇报,宣传成长营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