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陈华芳>>资源建设>>文章内容
高玉晶:2020年读书计划+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0-12-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华芳

新北区陈华芳成长营2020年下读书打卡计划

银河幼儿园  高玉晶

月份

阅读书目

关注点

打卡时间

8月上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第二章

《为儿童创设平等、合理的情感支持环境》

如何为儿童创设评估平等、安全的情感支持环境?

马上进入小班,在环境创设方面,如何创设安全、具有情感支持的环境呢?

8月5日--8月16日

8月下

认识婴幼儿的游戏图示

(前三章)

理解游戏图式的含义、背后的相关理论

8月17日--8月27日

9月上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第三章

《学习环境创设》

还是以小班为例,刚刚进入小班的孩子们,我们如何在学习环境上,为孩子三年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9月15日之前

9月下

认识婴幼儿的游戏图示

(第五--七章)

理解幼儿图式的理论后,在一日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看见游戏图式;如何看懂图式以及如何支持?

9月27日之前

10月上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第五章

《有效的环境创设》

通过理论学习,对接实际行为,反思:在日常区域环境创设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形成操作路径与策略

10月15日之前

10月下

《聚焦式观察》第七章

《怎样在课程设计中有效运用观察记录信息?》

观察与课程设计的关系;观察到的信息如何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

10月25日之前

11月上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第十二、十四章

创设音乐区和戏剧表演区:

将两个区域进行对比着学习,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探寻具体的创设思路与方法

11月15日之前

11月下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

这是一篇短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人生的真谛与意义。

11月25日之前

12月上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第十六章

《创设特殊兴趣区》

12月15日之前

12月下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

这是一篇短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人生的真谛与意义。

12月25日之前

 

备注:每月的上旬必须阅读成长营共读书目《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某章节,下旬可自选书目进行阅读。


陈华芳名教师工作室寒假读书作业

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高玉晶

【前言】

环境在幼儿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前的自己虽然零星地知道一些环境的重要作用,但是,当读完这个章节之后,自己还是对于环境的真正作用开始有了系统性的认知与理解。并且结合工作实际的具体情况来读书之后,发现对于书中的部分理论观点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与新的想法。

下面,自己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读书后的感受与启发。

一、 在阅读前已经知晓的观点

对于书中的很多观点,在没有开始阅读本书之前,自己就已经知道了,并且在实践中已经开始在践行。例如:

●创设良好的环境,可以为儿童提供参与深度游戏的机会。

●维果斯基对于游戏的作用是这样理解的:游戏有这样的几个作用:一是游戏通过从一个物体中分离意义,发展抽象思维;二是游戏允许更有能力的同伴帮助儿童学习;三是游戏鼓励自言自语。

●游戏的特征基本上又包含这样几个:一是自愿的;要求游戏者的积极投入;包括象征性游戏;没有外部规则,而是由游戏者自定规则;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是愉悦的。

●米尔德里德对幼儿的社会性阐述:空闲、旁观、独处、平行、联系、合作。也让我们对于幼儿游戏的水平和情况的观察有了更加精准地定位。

●当然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精心创设的环境的重要性,前期的自己也是非常赞同的:

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可以促进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

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使儿童变得独立、学会自控,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可以为各个发展层次的儿童提供不同的教学操作和发展的机会。

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了能满足个体需求和爱好的不同材料和活动。

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可以反应儿童及其家庭的文化背景,促进儿童对各种文化的理解。

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能为儿童提供一系列的挑战。

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使儿童能够通过逼真的方式(即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使用技能,而不是训练)实践技能。

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是一个能供儿童和成认找到圣地、养料、舒适、同情和社团的地方。

一个精心创设的环境,通过设置不同的活动区,为儿童提供学习相同技能的多种方式。

精心创设的环境,除了有利于适宜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实践外,还能较少儿童的问题行为。(关于这一点,个人在前期的实践中有一篇文章《论空间位置的改变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影响》,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

 

二、本次阅读获得的新观点

对于早期教育理论的各个观点,自己有着浅显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本次阅读,促使自己对于各个理论家的理论观点有了新的认识,丰厚了自己的理论积淀。

 

 

理论家

主要观点

教师的作用

其他

蒙台梭利

重视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环境。这种环境要有序整洁且美观。

教师观察儿童,为如何使用材料提供具体指导;并且在需要时为他们提供帮助。但是教师是尊重儿童的,不轻易打断幼儿游戏。

要为儿童提供一个能让他们自我服务自己生活---没有成人及时帮助的环境。

皮亚杰

儿童通过积极参与活动而建构知识。

教师是指导老师,应鼓励儿童积极主动、动手实验、尝试逻辑推理和社会合作;还应为儿童的自发探索创设安全的支持性环境。

合作有利于儿童的学习

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

游戏是儿童建构知识的手段;游戏,特别是假想游戏,应该成为学前儿童或幼儿的主导活动。

教师成为细心的观察者,能用观察中获得的信息,为儿童创设亲身体验的互动环境,并支持他们的学习。

主张制订游戏计划来提高游戏质量。

瑞吉欧教学法

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积极互动建构知识;

社会互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将教育环境和活动建立在“儿童形象”的基础之上。

教师是一个能积极倾听和理解儿童的敏锐观察者。他们利用从中获得的信息和知识创设激发物,从而帮助儿童深入思考,提出假设并且灵活地设计课程。

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

共同的观点

都强调环境是儿童重要的老师。他们还强调了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和儿童学习的支持者。

 

三、 后期新的探究点

读人识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丰富了自己的理论认知以后,自己更加关心的是:我该如何做?后期的自己还可以怎么做?

所以在《创设学习环境的指导原则:教师的角色》这个章节中,自己花费了较长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有了这些收获与感悟:

收获一:通过环境有效地“教”,要求教师提前做好如下准备:

收获二:环境创设的过程

过程一:设计平面图。

过程二:考虑设计结果。

过程三:考虑儿童与成人的健康和安全。

过程四:常设每个学习区域,提供丰富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与文化相关的、有趣的以及促进认知发展的材料。此外还要提供开放式和封闭式的材料。

过程五:设计作息时间表为儿童学习提供有效的背景。

收获三:与儿童互动

互动方式一:观察

观察是帮助教师发现儿童兴趣、发展、个性和需求的重要途径。

互动方式二:提供鹰架。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儿童学习。比如示范、开放式提问、提供语言学习、展示额外信息、提供额外材料和成为游戏伙伴等。

互动方式三:促进同伴互动

互动方式四:认可儿童

互动方式五:帮助儿童投入到持续的游戏中

互动方式六:提醒儿童遵守规则

互动方式七:干扰儿童的不安全游戏

互动方式八:记录学习过程

收获四:区域游戏不仅仅是教师和孩子的事情,更可以是家长的事情

在阅读到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有一个内容是“帮助家长理解学习区域”。刚开始接触到的时候,自己是疑惑的,以往我们也会有类似活动,但是我们更多地是将区域游戏的价值跟孩子的游戏现场结合起来,通过班级动态的方式呈现给家长。

像文章中提到的这种正式的介绍方式,我们觉得特别好,通过她的的介绍,结合我们的日常工作实践,突然意识到: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让家长了解,并且了解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方式一:利用家长会的方式,正式地将区域游戏的各个功能和价值介绍给家长。以往我们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更多的时间会跟家长们讨论园所的核心理念、课程设置、幼儿的发展等。而游戏往往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方面。既然幼儿园中孩子们的基本活动就是游戏,那么为何不利用这个契机就让家长来体验孩子们会玩的一种游戏材料,家长在游戏过程中说说自己的感受与收获。进而对于游戏中的儿童能够感同身受。我想这种了解园所文化的方式更加有效。

方式二:班级特设活动。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为让家长能够看到孩子成长的轨迹与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幼儿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家长明白今天孩子的踪迹,并且明确知晓他们的成长与变化。

备注:当然,班级有30位以上的小朋友,如果每天对30个人同时进行记录与观察,对于教师精力来说,挑战很大,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每月、每周重点关注的形式——即根据原定计划,将全体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每周、每月进行重点观察。真正地让家长看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成长与变化。

以上只是自己个人的一点感悟收获。我们后期还需要做的是:在实践理论后,能够将成果积累下来,注重文本的梳理。后期我们继续突破,加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