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疫后学习如何发生 ?
新北区徐文娟名教师成长营(五)
主持人张妍:课堂教学从“面对面”变成了“屏对屏”。
1.疫情向好,师生重返校园,学校教育的痛点是什么?
芮梨:第一,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疫情期间,不同学生的线上学习状态不同,教师如何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教学时间缩短,如何进行查漏补缺。第三,将生命教育融入教学。
束燕姣:由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及学习能力差异性普遍存在,在课堂分层教学和课堂活动设计中如何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课外阅读的活动如何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孙丹萍:第一,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教师如何平衡新知和旧知的关系?第二,落实常规习惯,稳定学生学习情绪。第三,网课缺乏输出,复课后我们如何帮助学生运用,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挑战。第四,小组交流形式受限。
王晴晴: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复学状态,网瘾严重,我们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吴悦:常态化的互动方式受限;责任教育势在必行,疫情之下,需要加强责任意识。
总结:正视差异性,积极应对现状。
2. 如何应对学生的差异性?
陈玲:第一,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结合。第二,充分尊重学生,建立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第三,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录制“小老师”视频,生帮生。
戴潇潇:第一,有积极的心态,发展的目光;第二,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管静亚:创新作业形式,增添作业的趣味性;给予科学的学习指导,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增添老师话语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兴趣。
江颖:及时调整教师情绪,清晰了解学情,全面总结教学得失,精心衔接,精准过渡;聚焦困难,寻求方法;精准帮扶,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学习共同体,同伴式学习。
陆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充分发展学生潜能;有效设计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细化评价方式。
总结:教和学的方式在改变。
3.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教?
肖洁:首先,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生本意识。其次,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再次,对接课标,绘制好学生认知地图;最后认识新媒体。此外,我们还要优化学习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情,给予个性化指导。我们还要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薛林:了解学生现状的差异性;针对学习内容的差异性,给予不同的学习指导;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及时给予鼓励。疫情无情,教师可以满怀激情。
许珂:指导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复习和预习,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巧妙运用形成性评价。
张欢: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第二,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指导。
周敏颖:第一,积极鼓励,给予学生学习动力;第二,通过趣味性作业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总结(徐文娟校长):
第一,学生获得多元学习方式,资源更为丰富,但给予学生更多挑战与考验。第二,基于差异性,我补充一点,不仅在于人的差异性,还要关注教学板块的差异性。还有学生不同的素养存在差异,学生能读但其他素养还有待发展。第三,学习情感方面。
如何应对差异?我们关注到不同人,不同单元,不同素养发展的差异。在课堂上,结合不同的单元,我们要清晰哪些单元还存在障碍点。基于一个点整合多个单元,重构教学内容。关于调动学习情感方面,给予同理心,降低潜能生学习难度等。此外,我们还要引导和支持网络学习。同伴式互助学习助力学生学习。
如何更好地教?传承与创新。不断更新学习活动设计。每一个大活动都有分布的小活动组成。我们用输出型任务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教师要善于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体验。
优课分享:围绕学生学情开展,定位个性化目标。
学情是开展教学的起点。从现有水平到目标水平,明确学生最近发展区。
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学的追求。我们要落实目标达成,通过评价活动看是否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