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林燕群>>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徐佩5月份学与思:微课程,大视野;小团体,大融合
发布时间:2020-05-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林燕群

 微课程,大视野;小团体,大融合

薛家中心小学     徐佩

前言:进入高年段后,情趣、需要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经过彼此选择便会逐步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非正式团体。如果在班级工作中不正确引导,这种自然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对班级产生的负向功能将远远大于正向功能。针对班级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小团体,在这个学期我尝试结合班级建设、小干部培养、学生特点和班级特色等领域对班级学生的优势和问题进行整体性的认识和分析,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活动体验和发展兴趣,自由组织,形成不同的项目组,依托项目组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样既培养了非正式团队成员的领导力与策划力,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关键词: 微课程  非正式团体

 

一、把握年段特点,创新活动方式

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有学生个体;有承担班级赋予一定任务的各种组织;还有以情感成份为主要调节机制的小群体,这就是班级中的非正式团体。这种小团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在班级中难以满足的某些心理需要。因此,在高年段情趣、需要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经过彼此选择便会逐步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非正式团体。如果在班级工作中不正确引导,这种自然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对班级产生的负向功能将远远大于正向功能。班主任要充分认识班级内非正式团体出现的必然性和可变性,积极导向,削弱其聚合力,化班级内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针对班级存在各种各样的小团体,于是我尝试结合班级建设、小干部培养、学生特点和班级特色等领域对班级学生的优势和问题进行整体性的认识和分析,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活动体验和发展兴趣,自由组织,形成微课项目组,依托微课项目组创设形式多样的午间微课程,培养非正式团队成员的领导力和班级凝聚力。

开放环境使现在学生的心理封闭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他们不喜欢循规蹈矩,事事由老师包办。而喜欢在民主、平等、自主的前提下建立人际关系,参与学习活动。马克思说“在真正的集体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由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自由联合反映了学生自主和平意识的增强。于是我因势利导,鼓励班委中有能力、有责任心、竞争意识强,善于协调人际关系的同学主动参与,优化组合,联合成几个微课项目组。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开发午间微课程。这种优化组合的团体为优化班级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接着再通过班队活动组织各项目组以各种形式汇报自己的项目方案,班级共同论证,民主确定周一至周五的五个项目组,确定好五个项目组后,学生自主申报,分别加入五个项目组,形成相对稳定的非正式团体,通过自荐确定组长,并进行组内分工。组长领导组员组织每周一次的项目活动的策划、实施。每组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自由组合,由于各组成员在组合中具有选择的自愿性,在活动中有较强的自主性,管理方面又有相对的自治性,因而,小组对组员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优化管理模式,增强自律内驱力。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管理,都应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本。非正式团体的优化组合,有利于调动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非正式团体的小干部是班集体的骨干分子。所以,在小团体内,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容易被其他成员模仿、接受、内化。他们的行为榜样更容易引起其他成员的效仿,有较强的感召力。因此依托这种非正式团体组织各种系列活动侍,学生更乐于参加。

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最为精彩的当属午间微课程了,在创设午间微课前,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不同的午间微课开发项目组,在项目组成立后,孩子们便开始开发自己的午间微课程,确定自己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形式以及课程计划。在开发微课程的过程中,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项目组的管理实践,譬如制定组规,确定奋斗目标,根据每个组员的优势与劣势制定监督措施,实施互帮计划等。在微课项目组中很容易凝聚和激励每个组员的奋进意识,形成共同一致的力量。 思想、行动上的聚合能产生和谐的心理气氛,能增强每个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焕发出饱满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努力。

每天的主持人负责收集资料,在项目组中寻求合作伙伴,为做好PPT和组织微课程的展开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班队课上,同学们的合作努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微课程,每个孩子都充分加入到午间微课程的探讨中,因此午间微课程就依据同学们的喜爱和班级特色定为,周一是自然探秘,周二是24点和数独游戏,周三是快乐英语,周四是开心剧场,周五是小陶带你说班事。自然探秘是揭示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24点和数独让孩子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快乐英语锻炼了孩子们说英语的能力;开心剧场中的你画我猜和成语接龙让孩子们脑力大开,记住新知;其中周五的小陶说班事是同学们最期待的,因为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自己所搜集的各种有趣的新闻,同时还能了解到学校、班级里发生的一些大事、趣事。

除了这几个微课程外还有一个项目组承担了夕会课的微课活动大话常州,这个团体由几位土生土长的常州孩子组成,每天带领孩子们学几句地道的常州方言,介绍常州的特色美食、著名景点、常州名人轶事,通过大话常州,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让外地的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自己的第二故乡,也增强了孩子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加强评价机制,提升活动品质

午间微课程的定期评选,使每个项目组成员切身感受到要成功,就要付出,集体的荣誉中也自己的汗水,因而更珍惜集体荣誉和劳动成果。因此,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比较自觉规范行为。没有目标的学生树立起与小组一致的 目标,形成共同合力、不少后进生心理倾向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种 积极心理倾向所产生的强烈动机. 既削弱了非正式团体容易出现的不良情绪,又有力推动了整个班集体的前进。

在午间项目组的组建下,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更团结了,校运动会上,运动员拼命挥洒汗水,其他同学的加油声震耳欲聋,给运动员们增加信心。品社课、语文课、班队课和微课程有机结合,同学们从学习、思想、活动中体会着成长。

一流清泉,必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必有根下沃土。一个好的班集体必离不开所有学生的共同参与,一个个学生的成长必离不开一个个广阔的舞台。午间微课程的设施给了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用自己的创新演绎了更为生动的“微课程”,一个个微课程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一个个小的团体在微课展示中分享了自己的智慧,融合了别人的经验,在活动的实施中学生不仅获得思考,获得启示,他们的才艺得到展示,他们的策划、组织能力得到发展,他们的课外活动内容得到充实,学生的思维方法得到了改进,观察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以拓展,班级的凝聚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发展,作为班主任的我,在组织和策划能力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