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情绪,给予尊重和爱
——结合案例分析低年级孩子情绪疏导与培养的途径
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小学梁慧慧
摘要:
情绪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它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低段的小学生对于自己的情绪往往把握不准,有时候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作为班主任应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时对孩子的情绪作出相应的回应,接纳他们的情绪反应,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用爱去呵护,而不是去压抑、排斥孩子的情绪。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理才会更健康。
关键词:情绪、重视和关注、认同
情绪是生命通向世界的桥梁。人从婴儿期就依靠情绪的桥梁走向外在物质世界,也依靠情绪的桥梁走向内在深处的世界,并用内在的世界集纳外在的世界。
平时我们所说的小学生的情绪是就广义而言的,它包括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是指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是小学生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要对所接触的人和事物抱有一定的态度,以获得某种主观体验,这便是小学生的情绪。进入小学以后,儿童从无拘无束的、天真无邪的幼儿转变为受校规学纪约束的小学生,其主要活动形式也从游戏转变为学习。而与幼儿时期的游戏相比,学习属于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儿童在学习活动中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需要同更多的人相处,所有这些都使得小学生需要比幼儿时期承受和体验更广泛的情绪情感反应。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更经常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已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识会产生满足感,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会感到很高兴,考试获得好分数会因成功而带来喜悦。相反,如果学习不好,则可能产生挫折感等情绪。他们有时喜悦,有时郁闷,有时兴奋,有时焦虑,有时愤怒,有时急躁……。大量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情绪、情感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应多关注学生的情绪,及时回应学生的种种情绪并给予疏导、接纳、尊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看待自身的情绪。
情绪平衡孩子的身体的承受力,平衡着他对新感觉的承受力,平衡着他刚刚陈胜的心理承受力,也化解着他所遇到的各种危机,缓解其冲击力和刺激。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情绪仍还很不稳定,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还很弱。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协助孩子觉察、表达情绪,并理清原因。
一个课间,我正在教室里批改孩子们的语文作业,宸宸拿着他的美术作业本过来,用他那稚嫩的童声说:“老师,我刚才把美术本撕坏了,你能帮我粘一下?”我抬起头,笑着对他说:“当然可以的,不过你要等老师一分钟,我把这本作业批完。”他就安静地站在讲台边。突然就听到他非常愤怒地大叫声:“不是这样的!这个不可以拿的!啊!啊!”我吓了一跳,抬头一看,他已经冲到自己的座位上拿着一本书,一边尖叫一边哭。我赶忙走到他的座位,(其他的小朋友也都吓坏了,目瞪口呆的,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出现这么糟糕的状况。)我俯下身很温柔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现在非常生气,非常愤怒。老师理解你,请告诉老师是什么事情吗?”这个时候他同桌就拿着小贴画告诉我,有别的小朋友从他的书上撕下很多小贴画。宸宸一边低头看着自己的贴画一边说:“这是我妈妈送给我的礼物,上面的贴画不能撕下来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他生气愤怒的原因找到了,那么接下来我就要去处理这件事情并疏导宸宸的情绪。我清了清嗓子很严肃地问道:“是哪个同学在没有征得宸宸的同意拿他的贴画的?”这时候有几个小朋友举手了,我先请了宸宸的同桌说了事情的经过,又请了两位比较正直的小朋友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宸宸前面的一位女生看到他书上的贴画很好看,就撕下了几个,然后送给其他的小朋友。
我趁势就让那个女生站起来,告诉她:“你没有经过宸宸的同意就拿了他的贴画,他很生气。你该怎么办?”那个女生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一脸额愧疚,小声地对着宸宸说:“对不起,我明天买一本还你。”这时候宸宸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了,我接着那个女生的话就问道:“别人给你道歉了,你的心情现在好点了吗?”“我先原谅你吧。”宸宸很不情愿地说。
我笑了笑说:“宸宸真是一位大度的孩子啊,宰相肚里能撑船啊,我们要向他学习呢!”小朋友们听到我说这句话都笑了起来,这时候宸宸听到我的表扬,不好意思地笑了。不一会我把粘好的美术本送到他的桌上,看到他和其他的同学愉快地玩了,刚刚的坏情绪一点都没有影响他。
情绪说来就来,对于孩子来说,情绪的离开也是说走就走。情绪的“大悲”和情绪的“大喜”不断相互转换,以此发展到平静额安详。面对孩子的情绪,我们要学会察觉、倾听、认可、照顾,这样就能够正确的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绪,建立正确的情绪观。
我们需要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情绪,以便使孩子发现、熟悉、发展自己的情绪世界,而不是一生滞留和压抑在自己的情绪迷茫之中。
我们需要肯定和认同孩子的情绪,使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与自己的情绪为伴,帮助他发展出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帮助他过渡并上升到一个尽可能的靠近真实的生命世界。
七八岁的孩子正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年纪,我从来不阻止孩子的玩耍。一天中午,好几个小朋友冲到我面前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小凯被小金打了。小凯是我们班个头最小的男生,而小金是我们班个头最高,块头最大的一位男生。所以孩子们都把同情心给了小凯。我来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把两个活宝叫到面前,小凯一边哭一边向我告状:“老师,他用拳头打我的脸。”我用餐巾纸擦了他的眼泪,轻声说:“哦,他打了你,是不是很痛啊,老师抱抱你。但是作为男子汉不能轻易掉眼泪的。”我把小凯的头揽到怀里,安慰了一会。站在边上的小金也开始委屈哭开了。我开始抚摸小金的头说:“你是不是有什么委屈想和老师说呢?”他点点头,哽咽道:“是他先打我的,我来打他的。”“那有没有别的小朋友看到了呢?”我继续追问道,“老师,我看到了。”一个孩子告诉我,“我也看到了。”
“小凯,是不是你先动手打小金的?”我板着脸问道,小凯头低着,点了点。我摸着小金的头说:“嗯,是小凯先动手打的你,所以你很委屈,很难过。老师理解你。但是你后来又动手打了他,这种行为很不文明呢,老师希望你下次改用文明的方式,比如先去告诉老师,或者让他向道歉。”接着我把目光转向小恺,小凯这个时候估计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了,低着头不说话。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动手打人不是礼貌的行为哦,聪明的孩子一定会有自己的文明方式解决问题。你想做聪明的孩子吗?”小凯点点头,我趁机说:“那么你们两个相互道歉,拥抱一下,朋友之间要相亲相爱。我们这个班级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听了我的话,两个孩子抱在了一起……
情绪开始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没有正向、负向之分。对于孩子流露出的种种情绪,我们要及时捕捉,及时接纳。如果是一味的责怪或者批评,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许下一次他的情绪更加激烈。
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因而大量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有关的事物构成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如写作业、背诵课文等成为小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学习任务完成地顺利,满足了需要,小学生就会迅速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而且,小学生是在学校、班级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的,所以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老师之间的关系,学校、班集体对个人的要求和评价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复杂多样的情绪体验。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理解并接纳他们的情绪,协助孩子觉察、表达情绪,并厘清原因或者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助语言艺术或者或者音乐去调理孩子们的情绪。比如在课上讲讲小故事,或者在课间播放一些轻快的少儿歌曲。低年级的小孩最喜欢听故事的,我在品生课上编过很多有趣有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班级的孩子都很喜欢听,而且他们能够通过故事去感受内心情绪的流动,形成一定的健康的心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