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陈亚兰>>活动报道>>文章内容
复盘学期工作 锻造班级品牌
——记新北区陈亚兰特级班主任成长营第七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01-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亚兰

       暑假,既是老师们修身养性的假期,也是总结梳理一学期工作的关键期,还是老师们积极充电,为新学期做准备的大好时机。7月,新北区特级班主任成长营的成员们共同阅读了《小学班队活动育人价值开发于实践转化》以及《小学班级建设创新实践》这两本书,并在线学习了《支撑未来教师的学习格局》论坛内容。

1(兼做封面).jpg

8月1日下午,成长营全体成员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来到龙虎塘秋白书苑开展了成长营第七次活动。这个秋白书苑,是今年的网红打卡点,书香弥漫的环境和读者们安静阅读的样子让大家不由自主地想阅读,想交流,想学习。大家边走边看,在营员(兼秋白书苑文化志愿者)潘虹老师的讲解下,了解着龙虎塘的文化韵味,品味着祖国的发展历史。在宁静雅致的“墨韵教室”开始了成长营第七次研讨活动。

首先,来自西夏墅小学的陈小丽老师从“班级常规管理、班级活动开展以及问题学生心理疏导”三个方面对自己一学期的工作进行复盘,她娓娓道来,跟大家进行了分享。陈老师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智慧有爱的策略、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喜人的成长与进步,让大家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价值。正如陈老师所说“教育事业是叶的事业,每一位教师就是一片绿叶,孕育着祖国的花朵。”

领衔人陈亚兰老师点评时说:陈老师从岗位建设、活动开展、特殊学生的转化来梳理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既有整体考虑,又有亮点突出。复盘来源于下棋,复盘带有研究的意味,在复盘时要好好梳理、盘点、提炼,值得大家借鉴学习。尤其是陈老师把转化一个学生的价值拓展到一群学生的成长,带动班级学生共同发展,是陈老师用爱心和智慧结出的成果。

接着,领衔人陈亚兰老师组织成员既考虑实践的提炼,又基于成果的输出——“班主任教育”案例撰写,请每位成员从班级凝聚力的提高、晨会课的组织、小队打造、家校沟通、项目学习等多角度多方面,选择自己做的最成功的一方面,做得最亮的一点,进行交流、分享,以达到互学互促的目的。

陈亚兰老师抛砖引玉,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学期主要工作:基于重组班级,打造小队建设,常规建设、活动开展都以小队的形式展开,突显班级良好精神风貌,形成团结向上的班级凝聚力。接着在成员们的交流互动中,小队建设的育人价值被充分挖掘。有了陈老师的这块“砖”,很多“玉”就接踵而至了。


书香班级,品味成长

潘虹老师以阅读为抓手,打造阅读玩伴团活动,用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走进秋白书苑当志愿者,组织线上星光课堂,把家长引进来,打造班级特色文化。

田洪宇老师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活动(积累好词好句),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生活(积累新闻,写感悟),帮助学生的文章发表,从共读好书(少年史记)入手,鼓励学生爱上阅读。并鼓励学生参加征文比赛,做小小讲解员。把读书习作与班级活动开展结合,用习作教学推动班级活动的开展,凝聚了人心,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做精活动,成人成己

金斌老师做得最有成就感的是校本活动的班本化,以“桂花树”为主题,阅读与演说,与科学学科整合,制作美食。坚持做好品格提升工程,把学生培养成爱劳动的小公民。

陈素云老师开展了大型的寻访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一系列的活动在市区平台报道,把活动做大做强。寻访活动与区级课题活动相符合。在学校活动中展示。通过大型活动转变班风,指向价值目标。

谢纪老师室内游戏为岗位建设、课间活动赋能,以安全、有趣、文明为主的玩为一年级学生立序。第二学期就围绕少先队活动开展了以“萝卜”为主题系列活动。晨会和班会结合在一起让为其两个多月的活动开展得更深入,更有意义。

班家合作,智慧沟通

蔡涵钰老师讲述了自己“史上最难缠”家长斗智斗勇的故事。沟通、欣赏、鼓励、合作……让特殊的家长成为资源,为班级服务。体现着教师工作的复杂性。

黄桂华老师的经验是严格要求、规范工作,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用镜头记录工作,慢慢感化家长,最终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家长从一开始的对立面,转化为同盟军。给学生打造了一个团结奋进、和谐幸福的学习成长环境。

王紫瑾老师:剖析90后家长的家庭教育的理念,阐述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对学困生孩子的艺术辅导,给孩子鼓励,不用一把尺要求每一个孩子。对家长有要求,有指导。抓住机会把家长不正确的苗头扼死在萌芽状态。

陈旭琴老师则认为擅长的事情坚持做。把家长拉进来做“星”公益的活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现在的家长打交道必须要学习。陈老师阅读了家长推荐的《终身成长》之后变化很大,原来认为人到中年,什么都不争,创造性的工作可以让年轻人去做,但现在却感悟到:与其让他人成长,不如自己先成长。

系列设计,做成课程

张曙贤老师成立了自己的校级工作室,成效很好,微型课题的研究成果辐射到全校。岗位上带着班主任开展“书香德育”,每个年级都有固定的书目建立课程系统。如:一年级紧扣“小菜园”课程打造书香德育。这样的工作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

巢荷芬老师关注细节,为学生常规培养赋能。巧编儿歌明晰学生常规要求,优化环境助力常规习惯形成,言传身教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激励评价铸就良好常规习惯。

大家边介绍,边互动,既有内涵的挖掘,也有外延的拓展。将近4个小时的交流与分享,使大家感觉受益匪浅。领衔人陈亚兰老师的一一点评给每一位成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给予了莫大的鼓励。最后陈老师肯定了大家的智慧与爱心,同时也提出,班主任不光要会做,还要会说,会写,即形成研究成果。结合区的案例撰写要求,要把做出的精品写成精品。比如抓常规,虽然日常工作中抓常规的点比较多,面比较广,但在写作时可以放小,比如巢老师就可以围绕“协同学科教师,在合作背景下智慧地培养学生常规这个点来写。案例撰写一般前面是陈述过程,后面是价值提炼。要把实践过程陈述清楚,教育价值条分缕析地写清晰。



因时间关系,《支撑未来教师的学习格局》学习感悟以线上交流的方式进行,大家积极在群里交流了学习心得,并明确了下学期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今天,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对于学生来说,对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个性化。所以,我们今天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学生的个性化的特征。成为一名面向未来的的教师,我们13位老班并肩而行,不断思考,不断前行,不断超越。

报道:黄桂华  摄影:潘虹、黄桂华   审核:陈亚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