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传染
——浅谈温和而坚定的教育方法实施效果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万婧
在教育生涯开始步入正轨,人生旅途进入新篇章的这一刻,我开始慢慢地发现自己的焦虑情况越来越严重。焦虑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焦虑家中幼子的生活成长,而这样的焦虑慢慢地改变了我做事和沟通的方式方法。我开始变得更加易怒,更加情绪化,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孩子的成长我都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更加不要谈什么好好沟通。好在这个时候遇到了《正面管教》,它所提倡的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教育方法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因此,我不但把这本书中所学运用到了自己孩子的教育上,我也尝试着在班级孩子的教育问题中运用,并且有了一定的收货。
一、温和而坚定
在为数不多的教育生涯中,总会遇到很多令我抓狂的孩子,他们或是学习上无法进步,如水中拖稻草。要么就是在学校生活中太过“活泼”,成为了众多老师的目标人物。这样的孩子不仅影响教学进度,更是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级凝聚力。今年,我也同样遇到了一位“特殊学生”——小邱。他个子不高,但是块头很大,一看就是打架的好手,从他闪躲的眼神中你仿佛能够看到他对于老师的不屑一顾,好像什么老师都不能那他怎么样?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都能让很多老师头疼的孩子,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于是我的心竟然有了些许安慰。
可不出所料,开学不到一周我就收到了几位老师的投诉,投诉对象都是小邱,投诉的原因也无非就是课上不认真听讲,随意讲话走动。想着不是什么大事,在一番恐吓之下小邱老老实实地保证下次不会再犯,还在我窃喜教育如此简单的时候,小邱给我了个扎扎实实的下马威,科学课上他竟然和老师吵了起来。
科学老师的威严收到了挑战,一下子就跳了出来表示一定要好好教育小邱,可小邱却一副“我没错,是你的错”的反抗态度。我一下反应过来,这孩子怕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家伙。于是,我便改变作战思路和小邱进行了促膝长谈。虽然谈论的话题和教育的方法还是传统的三部曲:还原真相、明晰问题、反思改进。可是小邱有了明显的变化,他有那么一刻可以面对着直视你的交流。这似乎应了书中所写,和善可以抵消过于坚定而造成的反叛、对抗及伤害自尊的问题,而简单粗暴的解决只会是治标不治本。之后的一个学期里,小邱还是会偶尔惹惹麻烦,然而面对其他老师的暴跳如雷的批斗,我好想都淡定了许多。就这么一次次的聊,这么一次次的看着他的眼睛,感受情绪的变化。我坚定的相信,孩子是可以被改变的,只是我们需要温和而坚定。
二、你就是学生最好的玩具
当我还是师范生的时候,老师曾一遍遍地告诉我想要到学校去管的住学生就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和他们交朋友。可当我真正走上讲台,我却坚定地发现,和学生成为朋友一定是当老师的终极目标。朋友当不了,就当学生最好的玩具吧!
就像当父母一样,我们当老师也常常会进入很多的误区。控制型的老师,放任型的老师都是我们现在常常能够发现的,可无论是哪一种都普遍存在问题 。要么是,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要么就是常常通过外部奖励,例如贴花、玩具等方式达成教育目标。更或者是用消极后果作为惩罚的方式。这些方式都只是表面上让孩子看起来很听话,往往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忽视他们的情感是不会得到孩子的共鸣的。
在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决定让“小万”成为我们班的第二个班主任。小万是一个黄色的邮箱,我和孩子们确定了它的名字,并告知孩子可以给我来信,我会及时回复。期初,来信三三两两,大家还主要还是将小万作为是打小报告的传递工具,慢慢地在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尝到味道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老师,今天早晨我因为起床慢了一点就被妈妈骂了,所以今天迟到是因为妈妈很生气惩罚我自己走路上学。
回复:闹钟是个叫早的好工具,起不来定个5个闹钟挨个闹也是非常不错的体验。
老师,我坐在最后一张,经常会被其他同学挡着看不清黑板,能不能帮我换个位置?
回复:你长得太高了,要么你自己把桌子椅子加高一节,要么去和前面的同学协调一下。
老师,我有好书推荐吗?
回复:图书馆的书都是好书,我都推荐。
就是在这样的一来二往的回复中,大家越来越期待小万回复,我也越来越期待他们的来信。其实“小万”就是个信箱,回信收信的也只是“大万”,可他们却和与我相处时的样子完全不同,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发发牢骚,吐个槽。共情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我就这样通过“小万”成为了学生最好的玩具。
三、共情、传染
所谓“共情”,简单来说就是我的心事你懂我。所谓“传染”就是社会效应的群体化影响。孩子是社会人,我们不能将他们局限在教室那四方的天空里,因此我们在教育的时候也要洞察社会会给予孩子们的无限能量。因此,首先做到“共情”,就像我们在遇到麻烦事儿的时候喜欢找一个信任的人吐槽一下、寻求一些解决方法一样,也给孩子们一个吐槽的平台,也给孩子们一点寻求帮助的平台,让他们在建设自己的心理世界的时候充满正能量。其次,做到“传染”,就像快速流行的“传染性疾病”一样,通过群体的从众效应,通过改变一个人,尝试着用温和而坚定的教育方法影响一群人的变化,并将这样的情感传染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改变自己的做事沟通方式。改变他们,从改变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