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陈亚兰>>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论文发表:寒假玩伴团,创假日交流机会
发布时间:2021-01-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亚兰

                      寒假玩伴团,创假日交流机会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陈亚兰

     寒假,是所有学生的美好期待。然而,当前很多学生在寒假还是奔走于兴趣班的“孤独者”,或是成人走亲访友的“附带品”,大多数学生的成长中缺乏同伴有意义的交往,缺乏父母的高质量陪伴,缺乏老师的有效引导。寒假开展由学生自发组织、招募有共同兴趣或意愿的学生共同参与的玩伴团活动,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还能实现全员育人的教育要求。

作为班主任老师,是玩伴团活动的核心推动者。随着参与玩伴团活动和组织玩伴团活动的学生人数的增加,活动内容也呈现出丰富和多元。就从本班学生组织的玩伴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1.学校课程的拓展或综合性活动。如“小小阅读吧”,组织小伙伴一起去社区的阅览室读书,并一起交流阅读收获;“小小跳绳新玩法”“小足球,转起来”“魔法实验室”等则是体育、科学学科拓展内容。“年货大采购”“我为妈妈办生日宴”“丝网花小课堂”等则是数学、美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生活中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2.家庭生活创生类活动。“家庭春节联欢会”等活动则是让家庭成员成为学生的玩伴,提升了家庭生活的品质,让家庭生活更和谐。

3.旅游研学类活动。“游上海科技馆”“游南京博物馆”“游东坡公园”“红梅公园”等活动不同于平日的游玩,而是带着学习任务,带着活动目标,更具针对性,凸显活动的主题和目标,聚焦学生能力、素养、习惯的发展,也促进了家庭与家庭间的互补与互促。

4.参与社区、社会的体验活动。不仅是作为观赏者,更作为参与者,“巧手写春联”“玫瑰义卖”“玩转魔方学垃圾分类玩伴团”和“bye bye塑料袋玩伴团”等活动,借助社会资源,给学生真实的体验场,学在社区,参与社区治理唤起了学生的小公民意识。

学生进入四年级,今年的寒假怎样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玩伴团活动呢?

一、设计“新生活”,激发学生的投入与创造

    首先,拉动内需——利用学生对美好假期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假日的设计感。当成人感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多么幸福的事时,儿童何尝不是如此。假期末,我请学生充满想象和期待地写下自己寒假中最想做的20件事。通过统计,将大部分同学都想做的事一一例举,让学生组团进行策划和组织,并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形成清晰而形象的活动目的、内容、过程、评价方式。班主任领导力在这里就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生活需要等方面设计玩伴团活动。

    其次,利用外部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一是提供以班主任自身独特的教育视角拍摄的图片资源。跟着镜头,当学生看到的是新学期报道那天,班级同学一见面叽叽喳喳讲得神采飞扬。就启发学生:这样的交流如果放在寒假定期举行怎么样?当看到少代会上本班提出的提案“在体育课上要增加游戏的丰富性”时,就引导学生:我们是否可以成为游戏的设计者呢?这样,就有更多的学生有了组织玩伴团的想法和意愿。二是提供活动资源。寒假里,社区和社会有丰富的年俗活动,如“年俗庙会”“预防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等,班主任你可以提前了解和收集相关情况,给学生提供活动参考,将自己的需要借助社区、社会的平台开展得更有意义。        

最后,利用玩伴团成员的招募和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同伴交往的获得感。有了科学合理的玩伴团活动策划就可以利用升旗仪式、休业式或者制作海报张贴在校园里,跨班、跨年级开展玩伴团活动招募,激发更多学生参与玩伴团活动。在招募会或海报上,请发起者介绍策划该活动的原因,以及活动 的目的、过程和评价方式、注意事项等,吸引同学踊跃报名参加。还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发起线上招募会,打破地域的限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不断关注,发现活动中呈现出的成长资源,不断激发学生的持续投入和创造。

二、点亮“新价值”,唤醒家长的敏感与合作

 通过几年玩伴团活动的开展,很多家长都不再觉得教育孩子只是学校、老师的事。但由于今年接的班是重新组合的班级,我还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视角下孩子寒假生活的真实问题与实际需求,发展家委的合作力量;并组织家长共同参与寒假玩伴团活动的策划会,对玩伴团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示范“新教育”,引领学科教师的融入与融通

    要实现全员育人,除了协同家长之外,还离不开本班各学科教师的有效融入。以班主任所担任的语文学科为例,寒假,我会携手学科老师梳理本学期已培养的学科关键能力利用寒假作巩固,或结合下学期即将培养的学科关键能力作铺垫,将老师的预期渗透在活动的策划、实施和评价反馈过程中,还将邀请学科老师走进寒假生活预指导课堂。以2020年寒假“小龙娃寻味中国年”玩伴团活动为例:语文学科侧重于年俗文化体验和探究、数学老师则引导学生对压岁钱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设计、英语学科希望学生开展“我教祖辈学英语”的隔代互学活动、音乐老师则提出可以举办“家庭春节联欢晚会”等,通过与学科教师共同设计,邀约他们以导师身份参加活动、展开指导。开学后,就能智慧地利用假日玩伴团活动资源, 借用期初课程和午间活动的平台展开寒假玩伴团活动的评价与反馈,并反哺学期生活。班主任的领导力,就是在与学科教师的同呼吸、共命运;同付出、共收获的过程中得到磨砺。

四、激扬“新活力”,推动学校治理的内生与外沿

教育即生活。学生就是校园生活中活泼泼的力量。班主任有责任打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社会的壁垒,激扬契合时代的 校园“新活力”。这需要班主任疏通问题、变问题为资源。

课间,有不少同学课间不会玩,我整合当前社会父爱缺失、成人沉迷手机的实际情况在这个寒假引导学生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那些游戏”,激发探究兴趣,再鼓励他们和家长、社区共同关注游戏的传承与开发。以亲子玩伴团的力量,向祖辈、父辈了解传统的游戏,合理分类,再加入时代元素,创新地传承,并链接社区、社会资源,在龙虎塘庙会中策划“放下手机,跟我玩游戏”的大型游艺活动。等开学后,就可以让课间生活焕发“新活力”。

学生很喜欢看书,而寒假学校图书馆不能随时开放,怎么解决借书难的问题?学校附近的每个社区都设有“图书馆”,但是使用率却比较低,如何与社区携手开发社区图书馆的功能?结合我校暑假已经有一个班级到社区图书馆做志愿者的尝试,我发动家长和学生一起走进所在社区的图书馆,对图书馆的功能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了解,并借鉴网红书店开展的各种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指导下,在社区的合作下,在老师的启发下,拥有“家门口的”特色图书馆,可以工作,可以阅读,可以与小伙伴组织读书活动,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理念有望在这里播种。如果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阅读,充满书香,那该多好!

    由此看来,班主任的领导力,在于拥有自身对日常生活中教育价值的敏感,以及对教育现状敢于尝试和改变的勇气。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班主任领导力与学生寒假多元生活的创生也实现了两者的双向滋养。

                                                        此文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20年1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