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陈亚兰>>资源建设>>文章内容
阅读随笔:做一个爱的传递者
发布时间:2021-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亚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常州市龙城小学   王紫瑾

提到苏霍姆林斯基身为教师的我脑海中想到的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作为一本入职教师必须读的书,当时在阅读时,更多的是为了任务。如今,在教学生涯走了近一半的时间来读大师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心中触动更多了。

触动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对这本书的定义是是我力图要说明的是:如何把幼小的人带进认识现实环境世界中去,如何帮助他学习,减轻他的脑力劳动,如何在他心灵中激发并确立高尚情操,如何培育人的尊严感、对人的善良本质的信念、对苏维埃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如何在幼童聪慧的头脑和敏感的心灵中播下忠于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第一批种子。也就是说,在这本书中,他更多的是在说,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未来公民,而这,与现代的教育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也就是说,这位大师,早在50年前,就已经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生命成长的意义绝不在于学科教学、技能教学,学校教育应该要对学生生命成长负责,教育的使命感正在于此。

触动二: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是一本故事书。每一个章节,不是用艰涩的理论名词去堆砌,去阐述,而是用一个个故事,把这位传奇人物的经历如放映电影一般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这些阐述中又不乏理论的引领。在阅读中,我不断地被大师的阅读量惊到。从哲学类、教育类、常识类。阅读决定一个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想来,大师能够把专业、艰深的理论恰到好处的融于故事性的叙述中,正是缘于他丰厚而坚实的阅读。

触动三: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叙事?

充满崇高情感的劳动”中,大师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劳动对于学生的意义所在——“劳动成为我们的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给他们带来团结友爱的快乐,促进钻研精神和求知欲的发展,能在克服困难之后产生激动人心的欢乐,能在周围世界里不断发现新的美好事物,能唤起初步的公民义务感——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感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劳动的乐趣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一个孩子都应当在童年时代深深体验这种高尚的情感。

接着,他讲述了自己如何带领孩子们,了解这次活动的过程(同时,他也把游戏因素融入了这一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搬肥料、挖沟渠挑选种子播种,他则坐在树下给孩子们讲金色麦粒的故事当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故事的时候,他则在思考劳动对孩子成为公民的作用——走进社会生活,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第一次体验到作为一个公民的自豪感

作为读者的我们,则通过他的思考方式,开始反思,自己作为教师,是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也不需要去田地劳作,即便我们倡导在家里帮家长做力所能入的事,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更遑论,还有爱着孩子,深怕孩子在劳作中受伤的爷爷奶奶,从不接触家庭事务的孩子在这种生活环境中,便习以为常地会认为自己是不需要参与家庭劳动的,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会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变成“我只是学生,我只需要学习”这种没有成长的固定概念,孩子的成也会被人为的拖慢。其实,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确实碰到过这两种家长。一种,从不让孩子接触劳动,连理书包这样的小事都是家长代劳,于是孩子的书包早晨到校时整整齐齐,放学时就已经一团糟。一种,从小就鼓励孩子做家务。当其他孩子还在缠着大人说自己想吃什么的时候,这些孩子已经可以一个人准备好自己的饭食,煎鸡蛋、米饭、烧菜。当他妈妈把孩子的劳作发到朋友圈的时候,我想,其他父母除了羡慕,会不会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呢?

触动四:我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爱。大师在前言中说到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疑地回答说:爱孩子。因为爱,所以他创办了一所“蓝天下的学校”“快乐学校”开学前几周就已了解了每个家庭。面对或胆怯、或忧郁、或暴躁的孩子,他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想到的是我要以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孩子。他们应当从我的言行中感受到 真、善、美。我的每一句话都应当饱含温情、诚意和热忱。当孩子们第一天身穿节日盛装,脚登崭新的皮鞋来学校时,他反而为了孩子的身体而不安。他带着孩子们,光着脚,坐在葡萄园树荫下或是峡谷的山洞里,或者步行几公里,在田野里、在树林间,欣赏自然、讲故事、编故事。当孩子们用玻璃片切开昆虫、拔掉美人蕉、折磨小鸟时,他没有厉声呵斥,而是给孩子们讲候鸟的故事,引导一部分孩子们在学校里照顾云雀、啄木鸟。在这一过程,那些缺乏同情心的男孩最初由于想得到他人的赞扬,做了好事,慢慢地,“好行为形成习惯, 过后它就会唤醒心灵。科利亚也会因为一只小麻雀的死变得郁郁不乐, 沉默寡言。

爱是会传递的。启蒙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像一个女魔法师,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学习了不少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当这些孩子们中的一个——苏霍姆林斯基长大后,他延续了这一做法,用爱为更多的孩子指引未来的路。我也希望,能做一个爱的传递者,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