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陈亚兰>>资源建设>>文章内容
阅读随笔:为了培养思想健全的人
发布时间:2021-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亚兰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新桥第二实验小学   谢纪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总结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教育著作,主要记述了作者五年期间与一个班31名学生朝夕相处,从一年小学预备班到四年小学班教育教学活动的平凡岁月。作者那颗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儿童的火热的心所迸发触动无穷创造力和生命力,是全书的魅力所在。

一、带着满满的爱心做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是校长,是老师,更是一位教育家。 他在书中的在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力用心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爱生如子”的真谛,这着实令人佩服。 他亲昵地称他们为“小家伙、小鬼”,他认为教师首要的职责就是“爱孩子”。因为爱,他期望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康的体魄;有一颗能发现美的心灵;因为爱,他也竭尽全力去帮助孩子们学会学习。他认为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爱得要纯粹。不是施舍,不搀杂功利。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真正的伟大,老师的教育不是浮于表面说教,是感化,是渗透,是培养,是转化。

二、蓝天下的学校,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前儿童要在蓝天下的学校里成长,让孩子们在没有打开书本读第- -个音节和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一大自然这本书。大自然,让孩子不拘泥于四方的课堂,让孩子的心灵更加自由,更加奔放。大自然赋予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原文中这样一个小细节:原来露珠蒸发得很快,眼看着体积变小,然后完全消失。‘这是太阳把露水喝掉了。’拉丽莎低声说。”孩子能突然蹦出这么一句富有诗意的语言,这是大自然赋予孩子的想象能力。记得上学期的一个大课间,天空的云朵特别多,风速大,云的变化和移动特别明显。孩子在玩耍特别开心的时候,突然有个孩子冒出一句:看,那是新娘的婚纱吗?长长的拖在地上。”接着就有不同的诗一般的语言出现在了操场上,“一头牛拉着一辆车。那是太阳神的车架吗?”“那是天使在煽动着翅膀吗?”“那是一座宫殿”等等。平时上课不吭声的同学也能冒出几句。这些语言是孩子从书本里学来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些活的语言,是从周围环境中产生的语言。 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发展语言表达力,思维能力,并不是从一篇篇美文中习得,大自然会赋予孩子神奇的力量。只要有时间,就要让孩子无限地接近大自然,以触动他内心深处那根充满神奇色彩的弦。

三、教育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要培养真正的人。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以“学者”或者“研究者”的身份去研究教育,而是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他的每一位学生。他的深情的幕布昂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当今社会,包括自己的教育以“智力教育”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虽然心中知道,老天是公平的,给你关闭了这扇窗,肯定在另一方面开了另一扇窗。可是,我们太急功近利了,分数至上,学习唯一。导致充满好奇,充满新鲜,满怀喜悦地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不到半年就变得神色暗淡,甚至有的开始讨厌学习。识字、写字、阅读等能力的培养都是机械的,如果我们的教育改变方向,我们把培养真正的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各有侧重点,那我们培养的就是一批有个性的,能思维、善创造,最重要的是能为别人着想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儿童懂得为别人的幸福和欢乐而付出劳动,并为此流汗了,手上磨出了老茧,那么他的心地是善良、敏感、温柔;只有通过劳动,一个人才会以热忱的心去待人接物;经历过劳动的孩子比起没有劳动过的孩子来,在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上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一个孩子把享受父母创造的幸福作为自己快乐的源泉,而不是通过劳动、克服困难去享得快乐,那么,他在家里,和在上学之火都会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由此可见,培养一个思想健全的人,比每次考试都能得高分的人强百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