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陈亚兰>>资源建设>>文章内容
阅读随笔:做一个“慧”爱的教师
发布时间:2021-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亚兰

读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河海实验小学 蔡涵钰

看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被苏霍姆林斯基的细心、耐心、专心和对孩子伟大的爱而感动,对现行某些教育现状感到痛心和无奈。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的孩子们,大多来自战后残缺不全的“病态”家庭,那些孩子各方面的状况远比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孩子们要差得多,家庭背景更是复杂而多元。但是,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用最大的勇气和决心教育好这些孩子,他说:“要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同时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劝告我们的老师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父母亲的亲昵温存同睿智的严厉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放了3个月超长假期,学生们在家进行“网络学习”。而这一切的后遗症就是:私自建各种群,所谓“作业交流群”就是拍照上传答案,抄作业群;“情感群”里充斥着各种污言秽语以及各色动图……王妈妈在深夜发现了,痛心疾首截屏给我看,急得一夜都没睡到觉。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在家长群反馈,希望家长能监督并重视此情况,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家长们纷纷发表看法,提出相应措施。但是没想到居然有家长认为他们的群里“艹 B”等语言有时代感,交流作业也是符合时代性,还连续发问老师:“你怕了吗?你急了吗?”在群里对老师的建议极尽讽刺,公然反对。此家长的言论狠狠伤了我的心。我晚上十点多,被家长QQ连线,反映情况到十二点多。严重影响我的休息时间,第二天一早,我就及时跟家长反映情况。没想到好心没好报,反而要遭受侮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急什么?我怕什么?还有2个月,学生就毕业了!我为的是谁?为的是你家长的孩子呀!你一辈子的孩子!孩子的一辈子呀!家长对孩子宠爱到了极致,甚至不讲原则,什么都依孩子的,只差没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他,在学校里如果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打闹闹吃了点小亏,他立即找学校算帐;群聊频现污言秽语,不仅不教育,反而夸赞有“时代感”……再加上如今,有很多所谓的专家大放撅词:说什么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赏识教育,一味地给孩子让步……不少家长在这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怜悯、对别人没有同情心、冷漠无情、自私自利,最后对家长都不会尊重,何谈对社会负责任?在谈到培养孩子的道德时,苏霍姆林斯基写道:“一个人的道德面貌如何,归根结底要看在他的童年时期是从哪些来取得快乐的,如果他的快乐在于无思无虑、坐享其成,如果孩子不知什么是忧伤、委屈和痛苦,他就会成长为利己主义者,对别人的事不闻不问。非常重要的是,让我们培养的人懂得最大的快乐——出于对人的关怀而感受到的激动人心的快乐。”其实,让孩子受些痛苦,他们更能感受到同伴蒙受的痛苦,他们越会同情人,培养儿童关心社会,是克服儿童个人主义的良药,如果孩子产生了关心社会利益的兴趣,那么那种只知关心自己的恶习任何时候也不可能在他心中生根。

    虽然我很受伤,但依然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大爱来宽慰自己!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教师只会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