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维,努力提升
蔡涵钰 三年成长规划
一、自我发现 | 优势:有着二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班级管理经验,特别富有爱心和耐心,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善于转化学生,给予了身有残疾或者贫困家庭孩子很大的帮助,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擅长写教育故事。工作“严细实恒”,常年饱含工作热情,极富责任心,有较强的亲和力。并且无私地帮助和引领学校的新班主任,善于应对各类家长,为搭班老师开展工作保驾护航。 不足:停留在“经验型”“大爱型”班主任层面,没有总结提炼,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由于过分相信学生,会被个别学生欺骗,耍得团团转。有关班主任工作理论这方面的书藉看得太少。班主任工作理论功底比较差。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欠缺,活动设计长程化、序列性,做不到。只是“任务型”“需要型”。省级德育课题研究2019年9月才开始,班主任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发展目标: 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转变思维,提升自我,找到自我发展的下阶段目标;加强学习,积极反思,学习捕捉教育中的灵感,归纳德育工作中的闪光点,从经验型班主任,成为一名有个人特色的学习型、反思型、创新型班主任,并在个人专业称号中有所提升。 |
二、目标定位 | 2021年申报市特级班主任专业称号 |
三、未达条件 | 1.主持或主要参与市级及以上德育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德育项目研究组、德育课题研究组活动,并有阶段性成果。 2.开设2次区级及以上高水平班主任公开课或示范课(主题班会、队会等); 3.积极承担市级及以上班主任培训与指导工作,通过德育示范课、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工作论坛等形式,带动全市班主任专业成长。 |
四、成长策略 | 1.勤于阅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内涵,丰富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班主任教育理念,以发展性眼光来看待学生与教学,提升自我创新精神及教研意识。 2.养成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对自己的班主任教育工作要及时进行反思,积累经验,把“育人”放在首位,养人、塑造人,形成自己独有的教育风格。 3.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借助工作室平台,提升个人专业修养。 4.积极参级学校的省级课题和名师工作室的课题,以课题为促力,丰富底蕴,成就自己的班主任专业能力,突显班级管理特色。 |
五、自我评价 | 1.做到成长营的每月三个一:读一本教育类专著,做好读书笔记;开展一个系列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写一篇教育文章(如活动的收获、随笔、教育故事、案例等。) 2.每学期撰写一篇德育论文,争取每年有一篇德育论文发表或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