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浅谈班主任个性化教育
【摘要】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重视他们的个性差异。个性化教育之前首先要分析学生的个性,找到“个性”学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多样化的教育中成全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 “个性”学生 塑造学生的个性
【正文】
一、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1.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也就意味着新时代的教育需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个性”学生。所以,教育要尊重每一学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
2. 多元智力理论和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呼唤个性化教育。所以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更需要个性化的教育。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了践行这个理念,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
二、找到学生的个性
要想尊重学生的个性,首先得了解学生的个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学生的个性。
1. 家庭成长环境。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家庭中父母职业和她们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家庭等四种类型),学生是否有亲兄弟姐妹,父亲母亲对儿女未来的打算,父母的经济状况等等,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对未成年人而言,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和摇篮。”
2. 与任课老师协调。教书育人是不是一个老师的责任,作为班主任必须懂得统一协调各科老师,形成教育合力一起教育学生。班主任老师要经常跟任课老师交流,甚至走进任课老师的课堂,了解班级学生各学科的表现,也了解任课老师对本班学生学习状况、思考方式、个性特点的认知,从而进行宏观上的教育。
3. 在班队课中发现“个性”,挖掘潜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而班队课、活动课、综合课是最好的发现学生特长的阵地。班主任老师要细心观察,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展示平台,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
4. 在课外活动中丰富“个性”,激发潜能。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可以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展示,个性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和释放。
三、个性化的教育
当老师发现了学生的个性,关注到学生的个性,是个性化教育成功的一半,那么另一半便是根据这种个性因材施教了。怎样因材施教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1.树立亦师亦友的班主任形象。
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跟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一定要有良好的形象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得到学生的青睐。比如,小A同学自从转入班级,总是对老师敬而远之,几次跟家长沟通才知道原来是在原来学校因为各种原因总是被老师批评,所以无法信赖老师。所以在他生日的那天,我特意在门口等着他,第一时间拥抱了他,并送给了他一个笔记本,小小的举动收买了他的心,他开始胆怯地跟我交流,沟通的大门从此开始打开,课堂上的沉默现象也好了很多。
2.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1)建立合理的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会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比如,我校的七彩中队的评比,两周一次,有一学期我们班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扣分而无法获得,于是我特意开设了一节班队课,主题就是“我为班级七彩中队出份力!”学生在班队课上明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岗位负责人更加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每一天大家都会密切关注桌面、地面是否整齐,电器设备是否关闭等细节,很成功地得到了新学期的第一次七彩中队牌,当班长将七彩中队牌贴在门上时,全班沸腾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2)确立合理的行为规范和正确的舆论氛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应该形成正确的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笔者和学生一起利用班队课制定了《八礼评价细则》、《班级一日公约》等等规则,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违反规则时就按照约定的进行“惩罚”,大家都心服口服,这样的管理不需要老师来“审判”,更多的时候学生可以对照公约进行自我反省式的教育。
3.多样化塑造学生个性
(1)岗位职责中发展个性。①小队建设。自由组建的小队是齐心协力的起点,然后很多任务都是在小队中实现,他们总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完成小队的任务。比如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我就以小队编排队伍,让他们自主安排需要带的物品,大家分工合作,有人带餐垫,有人带饮品,有人带主食……愉快的分工背后是分工过程中的个性展示。②岗位建设。 在七彩中队的评比体制下班级里很多事情要交给学生,比如卫生、节水节电、桌椅整洁干净等等,这就需要设立“小岗位”随时督促。班级里的小L同学平时默默无闻,却主动担任了“贵妃娘娘”(擦柜子)的小岗位,每天都是早早到校,从柜子面到柜子脚都擦得干干净净,因为坚持和细心,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认可。
(2)活动中发展个性。
①班队课:班会课可以包含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有说的活动:朗诵、演讲、讲故事等等,有演的活动:小品、唱歌课本剧、相声、舞蹈等;有做的活动:手工制作、三模制动、美术、科技制作、修理家务等等。这些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十岁成长仪式”的班队课上,学生自发组织表演节目、演课本剧、开绘画展等等方式,纪念自己的节日,整个过程,每一个学生都在尽情释放着自己的才艺。
②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都是有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借助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自评和反思中收获成长。班级响应“中国梦强军梦”的口号,自发寻找资源,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组织去武警支队寻访武警叔叔,去罗溪机场寻访海军航空兵,去特警中队体验特警叔叔们的生活……一个个活动让他们的周末变得更加有趣而有意义。③借助校级的活动放大拓展锻炼学生的平台。学校每学年都有体育节,为此班级开展了“备战体育节”“炫耀体育节”“回味体育节”等班队课,一起为体育节开幕式献策献计,一起分析体育项目,制定参加任选,一起参加体育节,为同伴加油;一起制作加油牌,编排加油操,为赛场上的伙伴加油打气!
4.关注“个性”学生
(1)建立个性学生档案,并对此进行跟踪、分析、调查、研究。比如班级中的学困生,我首先要明白他们学困的原因,是基础薄弱还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又或者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下一步改进工作方案。
(2)加强家校沟通,教育合力中促进个性培养。家长会是凝聚家校合力的重要表现,班主任每个学期招开家长会的目的就是汇报一个阶段班级总体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得失,探讨家长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比如笔者在班会上一定会有一个颁奖环节,班级里人人都有奖项,有的是最勤劳奖,有的是最善良奖,有的是最认真奖,有的是最刻苦奖……意在让家长知道,教育中关注的点很多,除了成绩,孩子还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除此之外,我还会在平时开设班级“家长有约”茶话会,定下某日放学后,约5-10位家长一起在教室喝茶聊天,分享各自的育儿经验和困惑,在分享中,家长可以发现“别人家的孩子”也有烦恼,“自己家的孩子”也很优秀。
综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个学生,发现、发展学生的专长个性,使其增强自信心,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班主任作为教育的先锋应该了解学生的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强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就学生的发展,这应该是教育和所教育者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邱淑慧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技能》,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 蓝云禹,《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基础教育研究》,2017.7
3.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