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沈彩虹>>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儿童立场》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1-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金萍

《儿童立场》读后感

 飞龙实验小学  马利平

听过成所现场讲座的老师一定会钦佩老人家思维的敏捷,表达的清晰,有幸拜读成所的《儿童立场》一书,收获颇多。本学期我临时担任一年级的副班主任,又接触到幼小的孩子们,他们是那样的天真,灵动,活泼、可爱,此时我对待孩子的心态与我数年接触的一年级心态完全不一样了,也许这就是儿童立场的某方面表现。

最初,接触《儿童立场》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是教师应该了解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儿童的世界发现儿童潜在的天赋,然后因材施教。随着深入的阅读,我发现《儿童立场》不仅仅是让我们在儿童的立场去看问题,去思考教学,这本书更是传递了陶行知先生的理念:“我们必须重生为小孩,不失其赤子之心。”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随着知识和阅历的逐渐增多,一方面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无知,未知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为什么不继续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心呢?另一方面我开始意识到童年在生命阶段的重要性,那些在充满爱和自由中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会影响整个生命历程。于是,我更深的理解了自己的责任,一是要为孩子们营造充满爱的教育生态,二是自己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颗赤子之心,永远像孩子一样,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好奇。我开始领悟,所有优秀的教育儿童的书,都可以用来教育自己。一本书是否适合儿童读,其实,只要看看是否适合自己读,基本上就知道了。
  作为教师,我最怕自己养成“好为人师”的习惯。“好为人师”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一种优越感在作祟。教师往往以为自己比学生懂得多,并且肩负着传递知识的重担,很容易在孩子们的行为未达到自己预期时焦躁不安,而忘记了儿童最伟大之处在于“可能性”。可能性就是生命巨大的创造性。当然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有两种倾向,它既可能向积极、光明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反面、消极的方向发展。

儿童生活在三个世界里:第一,儿童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第二,儿童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第三,儿童生活在一个虚拟化的世界里。由于我们的内心往往关闭了第二、第三个世界,所以往往也只能看到儿童的现实世界,而忽略了其理想的世界,更不关注其虚拟化世界,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我们不仅仅摒弃了自己世界的可能性,更有可能扼杀孩子们的巨大的创造力,仅仅满足于把他们塑造出我们自己的样子。
  教师的自我教育和教育儿童,本质上是一回事!正如书中所说的,儿童生活在广袤的田野上,童年融化在生活的时空中,生活应永远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语——多么美的情景呀!其实,哪一天不是融化在生活的时空中呢?在人生的哪个阶段,生活不是主语呢?和孩子们一起热爱生活,这是多么美妙的场面呀!儿童的生活方式是快乐的,自由与快乐永远是儿童存在的本质。难道,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不应是快乐的么?本质不是自由与快乐么?学会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吧。儿童有第三种力量——想象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永远是小学教育的使命。想象力有时会超越第一、第二种力量——知识的、身体的。作为成人,如果失去了想象力,也会觉得生活很陈腐,很无趣呀!最美的风景蕴含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美的艺术是天才想象力的恣意挥洒,最伟大的发明往往也是灵光闪现后的历练和凝结,最好的教育一定是极其富有想象力的爱的教育!当我们沉醉于莫扎特创造美妙旋律,品读着《红楼梦》这样的伟大著作,惊叹于“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诗句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发现,伟大的想象力是多么的奇妙,也会真正的明白,人类要想进步,培育呵护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儿童应当有一些挫折,这样童年才能完整起来。儿童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点艰难,有点失败,甚至有点痛苦,不是坏事情。这些让孩子们更坚强,坚强的才是幸福的!你看这和成人的世界是多么完美的统一呀!那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的,往往也让我们强大呀,而追求强大的过程,这种代价本身就是对成长最大的回报。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接触的就是儿童,只有内心有儿童,自己也愿意做一名长不大的儿童,那么老师跟孩子才有平等的尊重!儿童立场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