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能遮“丑”吗?
——议成绩优秀生的思想问题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 包洪梅
关键词:优秀生、思想问题
主要内容:成绩优秀是否就是思想好呢?其实两者之间并不绝对等同,本文很好地讲述了如何使两者等同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背景材料]:
电视台、报纸都曾报道过发生在名牌大学学生身上令人震惊的事,像在动物园用硫酸去泼正在玩耍的熊,使熊受到严重的伤害以及虐杀狗等情况。人们对此感到震惊。一是因为受伤害的是令人欢喜、与世无争的动物,人为什么要去伤害它呢?二是作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也知法、懂法,却为何还要去犯法呢?其实,这件事深刻得揭示了当前社会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俊遮百丑,教师、社会、家长忽略了对其思想的教育,疏导,最终导致思想产生质变,甚至于滑向深渊。
[案例]:
记得上一届学生刚刚升入初二的时候,正处于思想成形期。我班有一名非常聪明的学生,成绩特别优秀,曾经考过全年级第一名,但人缘却极差,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不肯帮助别人,总摆出一付骄傲的样子,高高在上。除了这些,他还有一些恶习,比如上课随便讲话,不听从班干部的正常管理等等。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人才,我为他的成绩感到骄傲,但也知道如不能改变他的一些不好行为,将为他的“人才”称号蒙上一层阴影,以至于影响到将来世界观的正确形成,甚至于走上不容于社会的道路。
其实,他的不良态度归根结底是由于成绩优秀所造成的。由于成绩优秀,不必求人帮忙,所以就不帮助别人,更不会与他们多罗嗦;因为成绩拔尖,班干部也不如他,所以可以上课随便讲话,不必受到班干部的制约。在他的脑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而首先应该从学习上挫挫他的锐气,以使他口服心服。为此,我抓住他的薄弱学科——语文,看到其他学生有超过他的就大肆表扬,如果他学习中有疑问,就让他去问同学。最终使他明白,自己不是全能的,也需要其他同学的帮助,逐渐使他摆脱“我不需要别人帮助”的错误念头,互帮互助。与此同时,针对由于他过去过于封闭自己的现状,让同班同学除了学习上以外,还在课外与他打成一片,一起玩,教他一些作为学生应该有的行为,如下课后一些必要的玩乐,甚至于吵闹(当然是没有严重后果的)。使他的心向大家开放,把内心的感情倾诉出来,不把话藏在心里,学会自我减压,避免了思想的波动,而且也逐渐养成关心别人的态度。这时,就该我——一个适时的引导者出场了,与他谈心,找出他的变化,肯定变化中好的方面,否定不良现象,使他的思想走上正轨。这样,就逐渐使他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最终促进了他学习上的再次飞跃。
[案例分析]:
日本《产经新闻》署名文章评论:“个人主义正在起着消极作用,它使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变的日益淡薄。”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个人主义正日益兴起,而它的负面影响也正显示它越来越明显的消极作用。以自我为中心,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不足,因而我认为这种以“俊”遮“丑”的现象,则正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虽然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社会中,但根源却在青少年时期,因而学校的疏导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则案例很好地提醒了我们应该如何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让他们从瞧不起别人的态度转变成别人也有优点,而我也有缺点的正确思想,避免了狂妄自大,不接受别人批评的状况发生。
(2)还要与其他同学打成一片,即培养了他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使他养成一种有困难疑难向别人倾诉的习惯,减轻思想上的压力。实际上,有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之所以最终走向歪路,有一部分是因为内心苦闷无法向人诉,闷在肚里造成精神伤害,从而影响到良好思想的正确形成。
(3)强调“学会关心”,学校众多弊端的罪魁祸首是“竞争性的个人主义”,它与越来越严重的思想问题连在一起,促使思想朝着充满个人私利,放弃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因而应淡化个人利已主义,强化社会共同责任感,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观已势在必须。概括起来就是:关心个人、同学、老师、群体、全人类;关心学校、社会、经济、生态、全球生存条件;关心教育和科技,即学习、知识、直理。即所谓的共性,帮助学生超越个人的利益,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发展一种公民和社会责任意识,发现作为个人的他们如何能够为他们自己也是其中一部分的大社会作出贡献,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消除了思想中的不良因素。
(4)教师的鼓励对于学生的正确思想的发展,真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个人内部动机的能量因教师的帮助而发展,因而这时教师对学生所做的适时的引导将持续地支持着学生的生活,因为他发现了自己思想的闪光点,进而长期激励自己积极进取,最终收到了教育的奇效。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又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两句话体现了方法的重要性。所以说,只要我们方法对头,再“勿以恶小而为之”,而紧紧抓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就能“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到那时,使“丑”变“俊”,就能“俊”上加“俊”,成绩、思想双丰收,真正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