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唐小燕>>资源建设>>文章内容
多途多法抓管理 班级建设显成效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学 蒋海珍
发布时间:2021-01-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小燕

一、九(1)班背景

刚开始接手这个班时,据其他原来这个班的老师反映,这个班很难管,有不少问题学生,他们思想差,成绩差,纪律差,自由散漫,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真可谓是一无是处。虽然开学前做好了思想准备,当当我经过一周时间的接触后发现的确十分棘手,但我感觉要带好这个班,有压力也是挑战。

二、班级原状

开学的第一周内,值日生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值日时间和职责(值日表已经在预备课时就已经张贴在墙上且开学第一天班会课当众宣读),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我感觉哭笑不得。多数同学卫生意识差。上课时,经常要停下来强调纪律,影响了教学效果。下课后,有几个学生经常从厕所逛到小店,往往是在上课铃响后或是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才陆续地走进教室,嘴里虽然喊着报告,但还不等老师同意就直接冲进来。当然我也发现还是有那么几个同学,学习态度端正,行为表现突出,工作能力较强。

三、分析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了解,我坐下来细细分析,这个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行为规范养成不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卫生、课堂常规、文明礼仪等,自由散漫,已经“习惯成自然”了。二是缺乏凝聚力,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气不足。三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我认识到要带好这样的班级,必须从常规抓起,矫正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用真诚和爱心来打动他们,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因此,我认真制定了班级管理的计划和目标。首先,学规范,抓规范,从仪容仪表开始。其次,树立班级正气,培养班级“模范”,树立一个榜样。最后,搭建平台,通过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转化后进生,以循序渐进的达到“班级学风转好,学习成绩提高”的管理教学目标。

四、做法尝试

(一)学规范,制定班级公约

利用班会课,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准则》,根据班级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学,特别是“自尊自爱,注重仪表”和“尊规守纪,勤奋学习”两方面的规范,对照规范每人寻找问题进行整改。在整改头发时,碰到一个“钉子户”小杨,无论我如何做工作,他只是“蜻蜓点水”稍微做点样子剪一点,我紧盯不放,天天找,天天讲,最后他拗不过我的这个韧劲,只得不情愿地把头发剪短了,虽是不情愿,但却为班级工作开了个好头,我也信心倍增。

在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时,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看到我们自己约定的事宜,我也是严格遵守,学生们自然遵守起来感觉好多了。由于学生自控能力、意志力等差异,往往开始的时候总有部分学生出现违反班级公约的现象,我也认为这是正常的,只是关键看后续对这一公约的遵守情况,我说:第一次违反,那是对公约的学习过程,至于第二第三次,看你能找到有多合适的理由?!在行为规范养成开始阶段,真正是做到了腿勤、嘴勤、反复讲、反复抓,用心遵守,用力体行,效果渐渐得到了体现,一周下来,班级情况明显好转。

(二)抓典型,培养班级“模范”

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小成,听其老师讲这位学生情绪极不稳定,易怒易暴,但该生并不蠢,比较喜欢理科。于是,我在报到的那天就找他谈话,对他提了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同时肯定他的一些优点。让我惊喜的是,小成在本学期在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非常好,他是全班唯一一个每天放学都跟我说“老师再见”的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劳动值日认真负责,是我们班的 “模范”。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纷纷学习他,有了榜样和动力,渐渐地,班级风范男孩越来越多,学生们三周下来,个个像换了个人似的。

(三)创情景、促学风,有氛就有围

学习目的性的培养,不是枯燥的说教,更不是用外力“按着牛头吃草”,那是没有效果的。我利用班会课,通过网络找一些有关成功学生的感人视频,给他们看,触动他们。在期中考试后,我就把工作重心进行了转移,由原来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转变成学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针对期中考试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和学生讲一些朴实的道理,让他们感悟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步步为营,通过和家长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动态,和家长一起共同制定升学目标和学习计划,引导学生间展开良性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后进学生提倡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创平台,多活动,有凝才显力

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大,其成员越能自觉地遵守集体的规范,朝着班级的目标前进。而凝聚力的培养同样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必须创设好平台,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先促进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从而提升班级凝聚力,我是这样做的:

平台一:运动会

在运动会前充分动员和积极准备,为了在广播操比赛取得好成绩,我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对广播操的每个动作进行分解讲解、示范,直到标准为止。运动会上,每当有学生参加比赛时,我组织并参与,和其他班级成员为本班运动员呐喊加油,递水,送毛巾,做好后勤保障,全班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运动会成绩不错,集体荣誉感空前高涨,凝聚力培养收效显著。

平台二:班级文化建设

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图片;为他们准备所需的材料;为每个学生拍照,制作墙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得学生以班为家,群策群力,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个人所思的做法,一学年下来,班级面目一新,班级管理驾熟就轻,下半学期获校区先进集体称号,学生学习成绩也因此扶摇直上,中考时大部学生都进入了自己期望的学校。做法不一定成熟,还在继续摸索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