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
2020年迎来中考的这一届学生和毕业班教师克服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期间居家教学和开学前后防控和升学的各种困难和压力,举步维艰,着实不易。特别是开学后的后疫情时代,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面临着很多由这场疫情带来的隐性的不良影响,其中不得不谈一下师生关系的休整问题。以下是我班上发生的一个真实案例,以此为素材,具体谈一谈。
7月1日的下午我上完第三节课刚回到办公室,我班化学任课老师——张老师一脸严肃地来找我,请我帮助处理一个问题。我们来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听张老师细细道来,原来是在刚刚的化学课上李某玩手机,在张老师发现处理的过程中发生了冲突,李某居然还动起了手,听到这个情况,心里的火蹭蹭地冒上来。
处理办法
在这特殊的复习阶段,自己的身心都很疲惫,甚至因为升学压力有点烦躁;同时因为我特别在意学生的为人品质,对于尊敬师长、友善待人这点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原则,也是班集体的共同愿景之一;李某玩手机的问题也反复处理过几回了。这些因素使我在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愤怒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尽管如此,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自己要冷静,首先考虑的是这样几个问题:1、这件事情的解决要达到什么目的?2、如何平复张老师的情绪,并和他达成统一的教育理念和处理目的?3、如何减缓冲突,防止师生冲突升级恶化?4、如何化危为机,促使李某在思想和行为上有所好转?5、如何利用这件事情,对全体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当时,听张老师描述事件经过和走向李某的过程中短短的几分钟,这些问题不断地涌来,也正是这些理性的思考促使我抓住了解决这件突发事件的关键。
在李某见到我时,情绪仍然比较激动,表情和动作明显带有防御性,因此,我语气轻柔但带着严肃地表情,对他说“李某,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么接下来让我们都冷静地解决,行吗?”听我这么说,他紧绷的神经松了一下,对我点了点头。“下面,你来描述一下整个事情的经过吧?”在他描述的过程中,不出意外地道出了“正当理由”——维护私有财产权而情急之下动手了。之所以让他先描述,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让他明白我们在尊重事实、尊重当事人的前提下解决问题;而是缓解张老师的情绪,让张老师倾听学生的想法,便于接下来的沟通解决。
紧接着,我按照李某的说法把他整个事件中的言行进行了分段剖析,期间张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帮助其逐一分清是非对错,通过这个过程,李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由于长期家庭教育中存在误区,在承担责任这方面,李某形成了避重就轻,蒙混过关的这种习惯性态度,因此,尽管即将毕业,尽管一次次教育作用很难和家庭潜移默化地影响抗衡。为了哪怕起到一点警示作用,哪怕对家长起到一点提醒作用,我找来了他的母亲,详细谈了事情的原委、严重性和对李某的长远危害,要求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某的母亲一再向张老师鞠躬道歉,表示要求老师原谅,同时李某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张老师道歉。仅仅修整李某和张老师的关系还不够,在哪里造成的不良影响,就应该在哪里得到修整,因此,我提出要求李某在全班同学面前对此事作出说明并向张老师道歉。
回到教室,发现一次教育的力量是微弱的,李某只是做表面功夫,此刻的我心里无奈又感到自责,因此我有感而发,代表全体学生向张老师鞠躬道歉,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和自责,用实际行动向全体学生传达我对张老师的尊重和敬意,传达如何真正地表达歉意。随后,为了进一步地发挥此事件的教育作用和修整师生关系。我向全体学生提议:写下你对此事件的感受。
以下列出部分内容来看看效果。“说起今天的事,多少有点惭愧,一开始我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甚至觉得热闹,但事后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后挺难过的,张老师整个过程态度都非常好,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今天所遭遇的,让我心生悲痛和愧疚,现在的我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他所承受的。”
“在这个关键时期,老师站在他的立场上帮助他,可他却没有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对待事情。”
“今天张老师让我很佩服,就算再生气,再不满,他只能压着,他以教育学生为本,不用暴力手段,以理服人,忍辱负重,这是老师修养的高境界啊!”
“今天您向张老师鞠躬致歉的瞬间,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特别是你谈到张老师的时候,我一下子想起了我爸,……”
……
反思提升
这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也是初中师生之间常见的冲突,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始终在我脑海里徘徊,理性有智慧地去处理好这种冲突,缓解矛盾,做好师生关系的修整,避免更严重的后果,以及以此为机,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尤其是在神经紧绷的疫情尚未结束时,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如何在平时的工作中,采取哪些方式,尽量避免师生冲突的出现呢?这是值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