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主题班会成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针对主题班会的各种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完善。“主题班会”相对于“班会”而言是一个“子概念”,它的界定本质上离不开“班会”的概念。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的会议或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的集体活动。班会的类型最常见的有两种:固定班会(如周会、晨会等班级例会)、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不同于固定班会,其主要功能不是常规教育和一般的班级工作部署、安排与总结,而是围绕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般来说,主题班会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在班主任的组织和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策划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主题班会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主题班会所选择的内容包括:一是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学生较为关注的话题;二是学生之间有分歧的问题;三是现实生活中,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一般要经过主题酝酿、组织实施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在主题班会之前,班主任和学生针对班会主题做好充分准备,在主题班会过程中做到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在主题班会之后注重评价反思和主题班会的效果。一次卓有成效的主题班会会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很大的震撼,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