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包含了复杂的内容,引导学生实现了知识、技能、情感等的综合提升。核心素养贯穿着学生的整个教育生涯,属于教育的核心。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其教育过程应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三个角度分别进行。本文中,作者就核心素养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创造了舒适的环境,确保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级文化;实践探索
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养成。班级文化被视为班级的灵魂,其指引着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学生从中了解到了文化的内涵,逐渐形成了一种风尚、一种行为习惯。
一、物质文化视角的班级建设
在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了班级教育的重点,教师借助多个途径去建设物质文化,其目的是提炼班级精神,塑造班级文化。班级物质文化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班徽的设计;第二是班级黑板报的规划;第三是创建班级作文墙;第四是组织班级内的读书活动。
(1)班徽的设计。班徽的设计并非是任意的,其凝聚了整个班级的精神,应该体现班级的特色。例如,文明班级需要展示文明的元素,体育班级还需要富含体育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班徽的设计不是教师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由班级内所有学生共同讨论设计的。
(2)班级黑板报的规划。在不同的时期,黑板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四季的变换去修改黑板报的内容,也可以以学生的喜好为标准去规划黑板报的格式。但是,无论哪种格式都应该考虑班级的物质文化内容。
(3)创建班级作文墙。作文能够展示学生真实的内心,“作文墙”中展示的是优秀的班级作文,其他同学可在课间时间阅读优秀作文,学习他们的作文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与此同时,“作文墙”还将定期展示“寓言故事”,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4)组织班级内的读书活动。知识是进步的阶梯,而书籍阅读是积累知识的最佳方式,为此教师组织班级内的读书活动,必要时还将组织合理的知识阅读比赛,让学生感受书籍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习惯。
二、精神文化视角的班级建设
核心素养实现了教育的改革,其在精神文化角度中尤为明显。为了进一步提高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本文从五个角度实施了详细的讲解:第一,树立班级精神;第二,设计班级口号;第三,塑造优秀的班风;第四,培养科学的学风;第五,创建班级精神文化机制。
(1)树立班级精神。班级精神展示的是班级的学习氛围,其需要做到“坚持不懈”和“永不言弃”。班级精神可在黑板报中展示,时刻警示学生必须刻苦学习。当然,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也需要融入班级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活动。
(2)设计班级口号。口号的设计并非是任意的,其应该简单明了,学生在晨训期间大声的喊出口号,既可以“振奋军心”,又可以让学生精神饱满,有利于知识的学习。
(3)塑造优秀的班风。班风是做人的基准,其也是教育的重点。教师需要借助班风去强化学生的感恩精神,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4)培养科学的学风。学风是教育最主要的内容,重视的“分秒必争”。教师告知学生知识细节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学会与时间赛跑,只有做到“争分夺秒”才能实现“知识学习”。
(5)创建班级精神文化机制。班级精神文化机制有两种形式:第一是竞争机制;第二是评价机制。对于竞争机制来说,教师以PK的形式进行课堂发言,学生每进行一次有效发言就会得到对应的一个积分,课堂结束后积分高的学生获得最后的胜利,教师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评价机制来说,教师实施学生间的学习评价,当然评价的标准有很多,例如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的活跃程度、唱歌的能力等等,经过科学化的评价总结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而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班级精神文化机制的创建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活动文化视角的班级建设
核心素养要求的是学生的综合发展,其中也包括了活动文化的发展。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三点活动文化发展的措施,第一是书香文化活动;第二是家庭与学校的联合活动;第三是校内组织的主题活动。
(1)书香文化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实施了书香文化活动,即要求学生每天早上阅读诗歌,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作者当时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例如阅读《四季短笛》中的散文诗,还可以阅读《日有所诵》。另外,在闲暇之余,教师组织班级内的《成语接龙》,学生从中巩固了成语的知识,也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师引导学生用记忆的诗句去作诗,用诗句去描述当下的生活,体味作诗的情感。
(2)家庭与学校的联合活动。家长是另一位教育教师,而家长与学校的联合教育属于新型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家中和学校均可获得知识的学习。正是由于家长的参与,学生能够展开心扉,教师掌握了学生真实的情感,为后续的教育模式革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在联合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表扬,学生在家长面前获得了自信心,也就能够健康的成长。
(3)校内组织的主题活动。校内的主题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其在不同的时间有着不同的形式,例如感恩节组织感恩活动,父亲节组织亲子活动等,不同的活动所展示的教育意义不同,但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爱,进而去感受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爱。
四、总结
教育过程就像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只要有一棵树摇动了,就会形成无数摇动的树,那么最难的就是第一棵树的摇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摇树的过程,核心素养要求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班级文化的建设符合这一教育要求。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其教育过程应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三个角度分别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确保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晓龙.政治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江苏教育,2020(07):54-56.
[2]董艳,鲁利娟.信息素养: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必要利器[J].教育科学研究,2019(06):87-92.
[3]卢思蒽.活动型班级文化建设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1):80-82.
[4]周金中.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特色班级文化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9(2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