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员成长概览
陈亚兰特级班主任成长营共有营员13人,本成长营的定位是培养我区特级班主任。结合3年的运行时限,在招募时,充分考虑了担任班主任的年限及班主任专业基础。担任班主任二十年以上,7人;担任班主任十五年至十九年,4人,十三至十五年2人,总的来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都非常丰富,更值得骄傲的是,所有营员对班主任工作自始至终充满热爱与激情。
一年以来,我们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为合作初心,共学互学,合作共研,将班主任工作这项“花”的事业,做出了“果”的芳香。无论是班主任的专业称号,还是研究的课题、作的讲座、发表的论文或是获得的荣誉,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虽然成长的步履有些匆匆,但回望来时路,我们也充满温暖与希望。
专业称号 | 2020.1 | 2021.1 | 新申报课题数 | 3个 | |
市特级班主任 | 1人 | 1人 | 省市区各类讲座数 | 19次 | |
市高级班主任 | 3人 | 5人 | 发表论文 | 12篇 | |
市骨干班主任 | 2人 | 1人 | 班队公开课、研究课 | 12节 | |
区特级班主任 | 1人 | 2人 | 阅读书籍 | 100本以上 | |
区高级班主任 | 1人 | 2人 | 撰写案例随笔 | 120篇以上 | |
常州市区优秀辅导员 | 3人 | 5人 | 各项荣誉 | 42项 | |
常州市区优秀班主优秀辅导员 | 5人 | 9人 | 各类竞赛获奖 | 8项 |
二、回眸成长之路
(一)在规划中成长
在开营仪式上,我们就这一年度成长营运营的基本制度进行了规划。我们分工明确,从活动通知、活动记录、报道撰写、公众号发布、案例点评,都责任到人;我们有研究序列,从自主申报,到研究安排,有条不紊,各司其职,使成长营走上了成长的正轨。
在第一次开营仪式后,我们就根据成长营研究的方向,制定了专业成长的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自己的目标,梳理了已有条件和未达条件,并确立了分步实施的措施。上半年区组织的领衔人工作阶段汇报中,在蒋处和何处的帮助下,解决了发展条件中“研究课”与“讲座”难的困难。凭借这份规划,每个营员都开足马力,全力以赴。
(二)在书香中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毒素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也有人说“教师是职业读书人”。教师阅读,能完善专业知识,生成专业智慧,构建专业精神。我们确立了每月的阅读书目,既有共读书目,也有自读书目。一年来,我们共读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小学班级建设》《小学班队活动育人价值开发与实践转化》《家校合作指导手册》《儿童立场》《重建学生日常班级生活》等专业书籍,并通多“听书”“夜读”等方式,完成了每月至少一本书的任务。在每次成长营活动时,都会请营员介绍自己的阅读心得,实现交流分享,共读互促的效果。
(三)在研究中成长
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以“综合融通理念下的学生发展研究”为项目,制定了“和文化理念下的班级建设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基于小学生发展需要的岗位建设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等三个课题。并围绕课题开展了多次活动实践研究。疫情中,我们将学科指导与家庭生活指导进行了融合;五一劳动节,我们将学科元素与劳动教育进行了融合;在区班主任成长营培训会会上,我们将学科关键能力与学习汇报进行了整合;9月开学初,我们将学科能力与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整合、与岗位建设进行了整合;区少先队对客队课展示中,我们将学科元素与时代精神的追寻进行了整合,元旦,我们将节日文化与班级生活做了融通与综合………在天宁教师发展中心的袁文娟主任、新北教师发展中心的薛辉校长悉心指导下,对研究方向逐渐清晰,研究路径也逐渐鲜明。
(四)在反思中成长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互相激励、互相督促,坚持每月写随笔、写案例、写反思、写故事。并尝试向杂志社投稿,《班主任之友》杂志就一下发表了两位成员的投稿,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
三、站在新的起点
(一)更新理论点,终身学习
教育理念是人们教育言行的指南,它能将人的智慧与经历集中于理念所指向的方向。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意或新的教育观点,不论是寻求理念的过程,还是理念确立后的行动都能引导人们破旧立新,区追求更真更善更美的结论,追求更高的价值和更有效的手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广泛涉猎,不断更新理念,铸“最强大脑”。
(二)聚焦研究点,推陈出新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围绕“综合融通理念下的学生发展研究”这个方向,结合近几年国务院、教育部颁发的教育文件,修改和完善三个课题,并确定课题下自己个性化的研究点,在专家的指导下,着力围绕自己的选择的研究小点,一方面进行专题阅读,铸“最强大脑”,同时扎扎实实开展行动研究,选定杂志平台,勤奋投稿,以“发表成果”为任务驱动,定期开展阶段汇报。
(三)打造展示点,形成特色
每一位“老班”都有自己的治班特色。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进一步指导老班们挖掘自己的长板,加快速度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特色。在此基础上,借助专家和领导的力量,打造多个平台,扩大老班的影响力,把“长板”做精做美。
过去的一年,我们做着最小的主任,但享受着研究和实践带来的“研”路芬芳;新的一年,我们仍将砥砺前行,聚焦品牌的创建,班主任工作智慧的创造,共谱老班们专业成长的“幸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