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陈亚兰>>活动报道>>文章内容
专业成长“研究态”,教育实践品芬芳
——记新北区陈亚兰特级班主任成长营第十三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02-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亚兰

  2021年1月26日,牛年伊始,成长营的伙伴们再一次相聚,开展成长营的第十三次活动。在领衔人陈亚兰老师的引导下,大家流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困惑,盘点一年来的收获与成果,更加明确新年的努力方向与研究目标。

  一、回顾展望:回眸成长路,开启新征程

  首先,陈亚兰老师进行了年终总结。成长营成立之初,领衔人就对本营的运营制度进行规划,形成常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进步。老师们积极阅读,每月至少一本书,完善专业知识,生成专业智慧,构建专业精神。每次成长营活动,都有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实践经验。成长营以“综合融通理念下的学生发展研究”为项目,制定了三个课题,并分组研究。目前,成长营已经围绕课题开展了多次活动实践研究。老师们坚持每月写随笔、案例和反思,并向杂志社投稿。一年的辛勤耕耘,老师们硕果累累:共撰写论文随笔120多篇,发表论文12篇,公开课12节,各项荣誉42项,各类讲座19次。一年来,营员们在领衔人的带领下、在规划中、在书香里、在研究反思中不断成长。

  现在,老师们又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接新的挑战。陈老师提出:营员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结合国家与时代教育背景,以课题为抓手,扎扎实实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充分挖掘自己的“长板”,加快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特色。

  二、链接当下:幸福玩伴团,有你更精彩

  陈亚兰老师分享了龙虎塘小学“幸福作业”中的特色活动“幸福玩伴团”。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龙虎塘小学与社区联合“智造家校社”玩伴团活动体系(有家庭篇、学校篇、社会篇),融合了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构建了“家校社”玩伴团活动范式。“幸福玩伴团”系列活动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成长。幸福玩伴团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全人发展、全民终身学习(包括纵向跨界、横向跨域、开放空间),达到深学、互学、多学的目的。先是师生们发现问题,发起活动;然后制作活动思维导图,线上线下招募玩伴,成立玩伴团;接着共同讨论方案、实施方案;最后评价与小结。老师们推出的“幸福作业”,也是主题聚焦、综合融通各学科知识和资源,活动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深受学生们喜爱。

  疫情背景下的假期,陈老师希望每位营员化危机为资源,利用寒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既综合运用了学科知识,又充实学生的寒假生活。营员们现场进行了讨论,在亲子阅读、志愿服务、乐寻年味等方面确立了活动的主题。

  三、学在寒假:课题再完善,方向更明晰

  接着,大家学习了朱志平博士提出的课题修改建议。内容大纲方面要对主题进行推敲、对概念界定,要有成果意识和对文献的研究。课题的主题需要寻找创新点,与时代相结合,标题要新颖。朱博士提醒大家聚焦“小一点”,可以把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要能够解决一两个问题。他强调: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相吻合、一致。不仅是出处,课题中的内涵外延要清楚表达,而且表达要规范,界定要说出自己的观点。选课题时,要有成果意识,还要结合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框架解读。同时还需要进行调查分析,然后设计研究内容。

  四、研在学期:听说读写做,成长更专业

  最后,陈老师要求营员们简单总结自己一年的活动,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的带班特色。营员们坦诚相见,畅所欲言。大家在交流中探讨问题、学习经验,收获颇丰。新桥二小的谢纪老师兴奋地分享了学生在活动中“成长”的收获:精特美的活动带来精特美的成长!河海实验小学的陈旭琴老师分享了班级“星星”特色活动,将阅读、班队、语文学习融合起来。她认为:以活动促多元成长!虽然学生玩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学习能力增强、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成绩也相应得到提高。新桥小学的黄桂华老师以“带动”为关键词,分享了自己结合学校和班级特色以小队形式开展各类活动的经验。比如:学生需要自己写应聘稿,参与竞聘队长,队长与队员互选。老师引导他们学会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活动中,学生学会写作、口头表达、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提升了核心素养。目前,他们已经由一个班级辐射到整个年级,由“活动”走向“带动”,逐渐向外辐射。

  陈亚兰老师提出:班主任工作从“管理”走向“治理”,从“活动”走向“带动”。一个班级可以带动一个年级,还可以带动整个学校,甚至社区,做出自己的特色,做精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培养学生“成事”,更重要的是“成人”。在新学期,我们要继续通过听说读写做,将自己的特色经验继续做深、做实,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带班风格,同时提醒大家对照三年规划中的目标,科学制定“小步走”计划。

  活动结束后,营员们徜徉在书海之间,沉溺于学习之中。成长营的伙伴们将一如既往,满怀热情继续探索班主任研究之路,品味教育生活之芬芳。

  撰稿:田洪宇    摄影:潘虹、各营员      审核:陈亚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