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遇见”到“裕鉴”(黄丽娟)
————钱丽美名校长青年骨干人才成长营跟岗心得
发布时间:2021-03-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美

  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你职业生涯过去的十多年中,可曾有过真正完全打开自己,尽情尽兴地、从全方位多层面地吸收一个领域的理念与智慧,获得思想的洗礼与灵魂跃升的焕新时刻?我想我的回答应该是两次,一次是初出茅庐时的实习,一次就是略有积淀时这次的跟岗。

  我曾试着多次描摹这样的感受:一位涉世未深的少年,闭着双眼,张开双臂,拉长呼吸,在雨后朝阳初升的清晨,尽情享受着阳光、空气、雨露带来的滋养,耳边响起的是生长和拔节的声音……

  我想,住在龙虎,跟岗龙虎,学在龙虎,这是一种贴近,更是一种缘份。

  一、在办学理念中“遇见”弘雅

  1. 遇见一方物。这是每次陪女儿去三江公园散步都会路过的地方。远远地看,典雅古朴,粉墙黛瓦,建筑的流线型设计中透露着蕴味和精致,同时又不失灵动和大气。一所从龙虎实小分设出来的二小,又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唯一能笃定的是,肯定与“诗意”有关。当我走进,原来这一方物渗透着每一位二小人的设计和心血,每一处景、每一面墙、每一个场域、每一门课程,都在传递着“弘雅”,透露着“诗意”。我想,如果“诗意”是根,那么“弘雅”便是传承,是体现二小人在“诗意”血脉上的融通与创生。

  2. 遇见一本书。其实在钱校赠书之前,我就已与此书结缘了。因为学校特色课程成果要出著成书,遂精选了周边学校的一些成果书例,以供参考,其中一本便是钱校的这本《让生命诗意地栖居》。这是我第一次全方位地从管理、课程、课堂、学生培育、教师成长、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了解一所学校的办学历程。从书中我了解到了诗意教育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展望,与龙二小的理念接续起来,更让我感受到钱校一脉相承的办学主张,以及创办新校的担当、魄力、勇气和智慧,在变与不变中,舍与得中寻求一种内在的平衡。

  3. 遇见一个人。朋友数年前从西夏墅调来龙虎,不久后便跟我分享,她遇到了一个有情怀且用心做教育的校长。《栖居》(简称)这本书中,从这位校长坚持数年如一日地给老师写生日贺卡的事迹中便可见一斑,当然,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近两年跟我同学科的二小老师,谈起这位校长来也是侃侃而谈,“她对待所有学科都是一视同仁,她说,学校没有‘主科’、‘副科’之分,学校只有‘语数外科综信…’,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地位。”跟岗最后一天,恰逢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推进会在龙二小举办,典雅的校园遇上信息化的未来学校,让我真实地感受到,弘,体现的是大气、开放、前瞻的胸襟与格局;雅,体现的是用心的、回归到人的教育初心与情怀。它最终源于领导者的办学思想与品味。这位领导者,就是龙二小的领航人,钱丽美校长。

  “弘雅”办学理念在龙二小深深扎根,并在很多办学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盛放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学生培育等等各个场域,最后汇在了这个场域中的每个人身上。

  二、在寻常活动中“裕鉴”生长

  因为自己是一名综合人的缘故,因此在学科建设、教研活动方面重点关注了综合学科。如果说每个学校的语数外学科是一口深井,专业、深邃又有高度,那么综合学科便是一座花园,独特、个性、各美其美。

  周三上午有幸参加了龙二小综合教研组活动,因与区新教师考核在同一天,因此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融通。整个活动分为两大板块:读书分享+课例研讨。

  第一板块读书分享的地点在图书馆。30多人围坐在一起,在伴有温馨书香、茶水香的图书馆里显得格外有意境和情调。交流的老师分别为体育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教师,她们进行了脱稿演讲,仪态自信、大方,且都做了精美的PPT。分享的内容丰富接地气,既有整本书的导读,还有重点案例的介绍,更有基于自己学科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分享,同时也少不了阅读后的心得与感悟等。分享的形式除了个人的单方面介绍,也有多学科的互动。互动的主题,微观如“如何对待孩子的出言不逊?”、“学生上课说闲话你会如何处理?”,宏观如“现在的教育与过去的教育有何不同?”、“国内的教育与国外的教育有何区别?”等,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纷纷发表看法,主持人及时总结提炼,升华主题。这种全员卷入式的学习,增强了老师们的参与感,提升了教研活动的效度。

  第二板块是观信息教研组杨老师的新手教师考核课。考核组金华副校长从课程的高度进行了全方位细致的评课,并对二实小的3D打印课程的持续做精做亮充满期待。

  教研活动,应该是一个持续生长的动态进程。如何基于教师们的真实需求和现实难题,进行主题化的序列架构,并在过程中持续扎实、真实开展?如何唤醒教师们的内在学习动力,激励老师们全员卷入、思维相互碰撞、见解相互启发?如何让教研活动真实有效发生,在同一个活动设计之下,实现不同的学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局面?以及如何在教研活动之后,持续跟进学习与实践的转换,以此实现学习的闭环?龙二小的综合教研活动给了我启发和思路,这也将成为我后续在学校工作中要重点思考和践行的方面。

  三、在日常管理中“裕鉴”精致

  龙二小每月两次行政反思,月中反思和月终反思。本次有幸参与了他们的三月月终行政反思会。反思会分为读书分享、各学科责任人月度反思、部门工作交流、钱校总结引领四个部分,听完很受震撼和启发。

  1. 基于共读的分享。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既要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又要与传统的经典耳鬓厮磨,我们既要埋头赶路,更要抬头看天。只有不断地接受思想的洗礼和知识的熏陶,让自己常教常新,才不至于迷路在经验和感觉,才能永远保持谦卑与向上,在教书育人的茫茫征途中找到理论的依据,在碌碌的琐事的中找到自己精神的桃源。

  2. 基于数据的反馈。语数外、综合、班队学科责任人结合着当月台账检查、能级考核、教研活动等方面,做了细致详实的分析与反馈。一张张图表,一项项数据,让反思更具实证化、可视化。汇报的过程中,不仅有现状的梳理,更有问题的发现和策略的制订。同时,在逐月的的反思中,不断地论证和检验着这些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作为后续再反思的又一起点。如此滚动式的反思,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真反思,真实践,什么是真正问题的解决。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另我心动的小细节。比如,数学学科责任人由于外出学习,特地录制了微视频进行交流;班队学科责任人围绕自己日常的班级管理,以用餐、赏花等案例,思考学生的培养如何在自由与规训之间寻求精准的平衡?英语、语文学科责任人用心的教研组氛围建设,让组员们感受到温暖与情趣;服务保障部、学生发展部心细如发的任务布置等……这些统统让我感受到,如此精致、精细的管理,真是武装到了每一颗牙齿,不得不让人叹服。

  怪不得钱校说,我们的行政是真的辛苦,但也都是逼出来的,你看她们每个人身上都呈现出了一种变化。说到此处,钱校的脸上会情不自禁地闪过一丝自豪和欣慰,像是在夸自家的女儿。我想,所有人的蜕变,都是前期努力叠加的结果,这也是严师出高徒最好的诠释吧。

  短短几天,跟岗结束,但学习永远在路上。回味跟岗,从走近,到走进,再到走“浸”,整个过程仿佛行走在三月的春光里,所有的美好都在这里汇聚。我也将怀揣这份美好,奔赴下一站旅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