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沈彩虹>>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尊重有爱,移情换位——读《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有感
发布时间:2021-04-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金萍

尊重有爱,移情换位

——读《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有感

常州市龙城小学 姚婷莲

现今,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在家校沟通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有家校间偶尔进行沟通的,也有发生事件后被动沟通的,还有家校沟通不和谐、不沟通等情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校共育是重中之重,所以,良好的家校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支持程度与学生的学业、品行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效的家校沟通,是鼓励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重要因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积极程度可以显著提高学校的教学成果。所以,教师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并进行合理地沟通。那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呢?

有效的家校沟通,作为教师对待家长,“尊重与爱”这一前提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家庭和学校的双向了解,更好地动员家庭力量培养好学生,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起来达到共同培育学生的目的。

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总是起到主导作用,但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教育对象是学生,而非家长。家长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后进生”和“不听话”的孩子家长,不可以把这些学生的家长另眼相待。同时,有些家庭也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教师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并支持孩子,适时开导孩子,进行心理疏通。像父母离异,家有二孩,遭遇家庭变故等外在原因,而引起学生学习成绩下滑,品行急需改善等。  

如有次本班级有个小A学生在教室里脾气性情大变,一改往日的不言不语,而是去影响周围的学生,别的学生只要稍微说了不合他心意的话语,就会换来小A的谩骂,或者书本、画笔等会被撕破或折断;面对这一令人困扰的问题,本人发现了孩子的剧变后,立即和孩子本人进行了沟通,在悉心的引导和宽慰下,孩子告诉了我真相。在秉着爱的前提下,孩子边哭边和我吐露心声,孩子的变化,源于二宝的出生,小A觉得自己被家人忽视了,总感觉得不到以往的关心和爱护:学习有问题时,爸爸妈妈因为忙碌,而选择了指责甚至是打骂,而对于弟弟的哭闹,妈妈总是第一时间送上呵护和安慰;当自己得不到精神慰藉时,又选择了玩IPAD,爸爸妈妈看到后,由于工作、家庭等琐事的困扰,对孩子又是批评一顿等。于是,小A就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也有了在教室里的种种改变。随即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期间没有指责家长的教育不当,而是具体去了解了孩子家庭方面的变化,站在家长的同一面,去感受孩子改变的原因,让家长明白孩子心中所想,让家长也明白自己的失妥之处,慢慢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疏导和宽慰。在一个阶段后,孩子慢慢开始尝试理解爸爸妈妈的不易,也开始释怀,在教室里过分的言行举止也逐渐减少。

所以在以尊重和爱的前提下,家校沟通的目的也要达到一致:都是为了孩子品行或是学习等方面的进步或改善,千万不可以把家长放到对立面,使得家校沟通不和谐。再者,教育本身就远远超脱了职业这个范畴,是爱与责任的结合体,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也要有效沟通,共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