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的《太公家教》节录中写道“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不管是历史故事还是文学作品中,从古至今就有很多关于师傅和徒弟的故事与名言警句。显然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师傅一直是一个重量级的角色。师傅的尊尊教导与循循善诱,徒弟的尊师重道代代相传,如同满径花香,沁人心脾。
新北区名校长成长营同样为我们聘请了一位对教育有着“诗意”追求的师傅钱丽美校长,在师傅的指导和引领下,让我对热爱的教育事业有一份敬畏之心,更加努力地践行自己的教育梦想,守住初心,磨砺匠心,收获拔节的成长。
一、规划论证明晰目标定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进入成长营初始,师傅就让我们进行个人规划的制定与论证。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细化到具体目标,落实到可行措施,成长营开展的各类培训、论证会议就以任务驱动形式,先自我梳理小结,再专家论证,最后反思修改,经历完整的过程,与成长营小伙伴们思维碰撞,在分享中取长补短,受专家们高位引领,在思考中精益求精,丰富了对“个人成长”内涵的认识,明晰了目标定位。通过在新北区骨干教师成长营组织的规划论证活动、暑期“教师专业成长”主题培训,四有好教师团队活动,新桥实小教师发展主题论坛,张晓东博士论证课题等活动中逐步从困惑走向清晰,将散点串联成线。我的个人发展规划从专业提升、理论进修、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管理岗位等五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制定。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我在专业发展、理论进修、教育教学及管理岗位方面都有所提升,但是在教育科研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节点事件孕育成长自觉。
1.课堂教学锤炼提升专业能力
本学年我主动承担了1次市级公开课1次区级公开课和1次区级讲座,并收到了一致好评。同时积极参与市区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并尝试进行活动的实录,并在自己的课堂中尝试实施。高频度的教研,带来多维度的成长,有深度的积淀。正是在一个个节点事件的锤炼中,我学会与“抗拒的心态”和解,孕育出成长自觉。一次活动,从前期磨课到最终呈现,会有少则三四次,多则七八次的课堂研讨,从活动的筹备、组织和最终的呈现,过程中有太多的不易,但是通过团队的协商与合作、调整与完善,在辛苦中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不仅是学生的成长让人欣喜,个人素养及教学能力的提升也让我感到辛苦的值得。 “见过花开的人,懂得风的温柔”,见过课堂上学生自信大方风采的老师,更相信学生的生命成长自觉。节点事件中,也体会到教师专业成长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成就与满足。
2.理论学习钻研丰盈文化内涵
作为一名管理者,除了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积淀。通过成长营组织的读书活动与小伙伴的读书分享,以及参与龙虎二小行政例会的读书交流,都让我深深感受到只有多读书,才能走出“做事”思维,才能对教育教学、管理行为、以及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本学年,成长营为我们开出了一系列的书单。通过阅读《u型理论》,从溯源到联结,引导我把注意力从不可控的外部转向内部,探寻自己想要什么。基于心之所往听从未来的感召,从未来回探现在该做什么。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在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在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不但传授知识给受教育者,也是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标榜者。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那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指明灯,教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艺术般的作用呢?通过《教育的目的》这本书的阅读,我得到了大量的启示……。
3.管理岗位历练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
本学年,也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工作。在我担任学科责任人之前,我把学校的教研活动定义为上一节公开课。现在的我需要突破点状思维,处理好整体策划与分段实施的关系,日常实践持续开展与关键节点的关系,拉长活动的长度,拓展活动的深度,延展活动影响的广度,放大活动价值,让每位老师和学生都从中受益。本学期的新基础活动,我进行了整体策划,变革组内研讨的活动方式,并在学科组、学校进行经验分享与汇报,放大活动的价值。本学期,在新北区区域范围内进修主题为《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素养提升》数学校本教研的思考与规划分享,同时成功申报新北区数学学科教研基地。
通过一年的努力,在个人发展上,我获得了新北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梯队晋级方面,也获评新北区学科带头人称号。在教科研方面也有所突破,成功申报了区课题,参与两项省级课题。
三、 面向未来催生内需动力。
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同时教育也是最坚韧最牢固最不会变化的事情。“未来的世界,期待怎样的学习者?”“学生要学习怎样的学习品质,发展何种学习能力?”“作为他们的老师,我需要提升怎样的能力?”这些问题,是落在教师肩头无法忽视的压力,也是教师发展的内需动力。本学期,为了带动组内老师进行课题研究,发挥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学习。我在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时,保留学习成果,建立起供教师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库。同时,围绕“课题研究”、“项目学习”等展开个性化研究,取得丰厚的积淀。
下学期,在学校统一教研活动外,借助学校提供的工作室平台,我还选择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自我提升,一是阅读反思,形成理论积淀。阅读的过程中,以机构图的形式完成读书笔记,并辅以教学案例进一步思考。二是博取所长,固定学习时间。对“运算教学”“拓展教学”“数学文化”等话题开展研究,撰写学习心得、课堂实录、管理论文。
在成长营,不管是儒雅睿智的钱丽美校长还是智慧活力的小伙伴都是我的师傅,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在我的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正是有一位位带领我不断学习的师傅,才能让我的步伐更加坚定,在小学教育这片热土上,守住初心,追求梦想。同时谨记师傅教诲,来日作为他人的师傅,也能把自己浅薄的教学经验分享于他人,传承这一片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