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零 到 1(鲍书洁)
发布时间:2021-04-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美

1

    什么叫从01?历史的发展分成两种,一种叫水平进步,一种叫垂直进步,什么是水平进步呢?水平进步就是从1n,比如开了一家店,然后把它复制到一百家或者一千家,这就是从1N。垂直进步是什么呢?原来没有店,我现在开一家店,这就是从无到有,这就叫从01,垂直进步。

    从一年半前进入工作室以来,我觉得自己的成长可以说是从01

一、教学从01——提高我的“自控力”

    提到小学老师,很多人眼前会浮现出老师一脸严肃的模样,但是在钱校长的工作室,我时时刻刻看到的都是钱校长优雅的状态,一丝不苟的着装,平和的语调,清晰的思路,优雅的举手投足,当我接近她的时候,先不必说她将教给我们什么思想、方法,只要看着她那平和的模样就够我学习的了。我是一个性格急躁的人,尤其是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平时学校行政工作就很繁忙,教学工作的时间就更少了,当我面对着多次教育都没有丝毫改变的学生的时候我不免要凶神恶煞,但每每对学生怒吼后又产生深深地自责,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从钱校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有着强大自控力的人才可以更优雅。我在探索着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或者升华到一种新的高度,在我跟岗的时候钱校谈到建设龙二时说:工作很多,很烦躁,但是事情总要一件一件干。是啊,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件一件干,用平常心干,事情总归会解决。对待突如其来的外界情绪,冷却和克制自己的情绪,至关总要。钱校对我们说:不要急,可以去喝杯咖啡。当我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冲动易怒”的家长时,我会告诉自己,不要急,我可以先喝口茶,再说!每一次的深呼吸、每一次面对令人焦躁的情况,我都让自己冷静,等一等,缓一下,让自己可以更从容更优雅,也更加理智。

二、管理从01——让“闭环思维”成为习惯

    在钱校长的工作室中更多的学到的是钱校长潜移默化的管理思维,最终的要思维是“闭环思维”。

“闭环思维”来源于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将管理分成四个阶段:

P(计划):目标与方针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我还记得从钱校长第一次活动的时候就带着我们工作室成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室计划,并按照个人的各种情况划分成三个营和九个小组。

D(执行):根据掌握的信息,设计方法、方案以及计划布局等等,再根据设计与布局,进行运作,实现计划里的内容。制定了计划以后,钱校长带着我们工作室的小伙伴按照计划逐步推进工作室活动,每次的工作室活动又会有新一次的闭环。

C(检查):总结“执行”的结果,分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明确效果,发现问题。

钱校长对我们的指导在每一次的活动中进行,针对每位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每位成员的每次文稿,针对每位成员的每次出勤,钱校长总是从更高的角度对每位成员提出诚挚的意见。

A(处理):对上一步总结的结果进行处理。我们每位成员都会在钱校的引领下发现问题,进一步促进自己的成长。

    闭环思维不仅仅意味着责任心,它还强调我们在工作中的团队配合精神和对同时关系的敏感性。也就是说,闭环思维不仅要求团队成员完成工作本身,还需要照顾到与此相关的每一个人,考虑都他们的感受,尊重和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并在结束的时候给对方一个答复,和整个团队一起实现工作的闭环。

    在这样思维的引领下,我在自己的管理工作中也在实践着闭环思维。

    我们课程教学处管理着学校教研备课组的建设,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教研备课团队老师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课程教学处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教研备课组长的会议或沙龙。

    在每学年的开始课程处就要厘清我们本学期教研、备课组长本学期的关键任务,这样的思考让我们明确:会遇到什么问题,哪些可以优先,有什么注意事项等等,从而形成自我可控的闭环思考。做好计划以后我们课程的每一位老师都会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不论是在哪个校区,以何种形式开展这次活动,我们课程处的每一位老师都会按照既定的计划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每一次会议和沙龙结束后课程处的同仁们都会给这次的会议发处一份经验总结或者改进建议。

    除了教研、备课组长会议,我们对年级的督导、对课堂的听课活动……只要是课程处组织的活动都按照这样的思维进行思考和工作,这样的闭环思维,让每一次活动都有提升的空间,也让学校的运行和发展更为有效。

三、思维从01——时间自律与合理分配

    西奥多·罗斯福说过:智慧的90%源于对时间的合理利用。“时间管理”不只是工作和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钱校长工作室的一年半时间内,通过阅读、通过每一次的活动,我渐渐改变了自己对时间管理的认识。以前对时间管理的认识是:用便签作备忘,关注规划,制定日程表,强调关注工作中的轻重缓急。但是在这一年多的学习中,我对时间管理的想法发生了变化,钱校教会我们时间管理应该做到:重要的事优先做、提前做。兼顾紧迫性,讲求多方面的平衡,改变思想而非改变行为。我开始学习用“四象限”提升时间管理效率,开始用“番茄工作法”有效划分时间。

    三井小学一校三区,课程处的工作又非常繁杂,语文组有117位语文老师,是全校最大的一个组,学科组的建设任务也非常重,如何权衡好各种事物?我按照重要性和紧迫程度进行划分,每天在学校用大板块时间先做重要而紧急的事物,平时思考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物,挤出时间,利用零碎时间做不重要但紧急的事物,利用回家的时间做不重要且不紧急的时间当做放松。在这样的安排下,虽然我的工作很忙,虽然我的加中有两个幼小的孩子要照顾,虽然我的丈夫不在身边,缺少帮手,但是我还是能够将各项工作打理得紧紧有条。

    压力意味着动力,压力意味着成长,压力就是让我们去思考更多的解决压力的方法,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成长。

   在工作室的一年半时间里,我觉得自己在蜕变,在成长,在不断的突破自己,不断的从0走向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