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凉风习习,带来了丰收的金秋,也迎来了工作室小伙伴们的第十八次学习活动。
参加这次成长营活动的除了工作室的13位固定成员,还有来自陕西省紫阳县到龙虎塘实小跟岗的郑长友校长和商洁老师和新桥二小的两位班主任,他们也被成长营老师的学习氛围所吸引,被成长营老师的学习热情所感染,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研讨,为成长营的活动增添了活力。
一、“双减”,需要激发内驱力
首先,工作室领衔人陈亚兰校长肯定了全体营员在过去一年半里,不断拔节成长,已经有六位老师获得市级名班主任称号,其中一位十佳班主任,一位特级班主任,四位高级班主任,一位骨干班主任。为了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有最大限度地发展,她调整了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
接着,陈校长从三个维度分析了成长营当前学习活动的背景变化。一是基于落实“双减”政策,班主任可以做什么?班主任普遍看法是:现在的孩子对学习缺乏内驱力,不知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努力。
二是从成长营项目思考,“融合理念下的学生发展”这个主题过于宏达,需要聚焦于更小的点来发力。
三是利用成长营成果,即通过上海学习大家形成的共识,成长营需要绽放的舞台和机会。
陈校进一步阐述了内驱力的概念及其对学生成长、班主任自身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双减”时代,班主任们如何利用班级文化或班级管理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呢?老班们陷入思考中……
二、研究,需要提升破茧力
接着,天宁区发展中心的袁文娟校长开展了《如何在项目研究中成长》的讲座。袁校长从课题、项目指导老班们进行概念、研究路径等方面进行清晰。她认为课题是研究前人或同时代的人还未认识或解决的问题,具有较为单一而又独立的特征。而项目是为了研究一个或几个相关目标而实施的一组相关联的活动,也可以看作是有目的的设计并实施“手段——结果”关系群。
袁校长仔细阐述了项目与课题的关系。强调最重要的是系统思维、关系思维和目标导向思维。接着,列举了江苏省部分教育科研项目和基础教育项目,分为以课程基地为重点的内涵建设项目、以方法方式为重点的教学改革项目和以整体推进为重点的区域发展项目。在座的班主任们系统而又直观的了解了项目的内涵。
结合班主任的工作,袁校长详细还给大家介绍了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项目工程。她认为:这是启动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是全省基础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举措。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我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品格提升项目要聚焦方向目标、路径目标、具体目标。校长提出小学生品格提升需要建设有亲和力的学生发展中心、创新有感染力的课堂范式、发展有活力的学生社团、构建有影响力的共育平台。
袁校长提出我们的项目也可以亦可以借鉴品格工程的研究体系,她还展示了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王珏老师的“一班一品”案例和追梦中队的班级建设结构图,激励班主任们从学生的要求出发,研究学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最后,袁校长就如何研究做了具体指导:项目研究要明要求、做调研、有思路、真实践、勤反思。
结合“双减”背景下的学生自驱型成长,袁校长给予建设性的意见:了解“双减”背景下学生发生的新问题,认识“双减”的意义与价值,关注研究的过程、方法、路径、策略,各环节要有系统的关联,有研究成果。研究的5点要求:破瓶颈、有创意、开新路、得实效、能推广。
三、共长,需要磨砺学习力
一场知识的盛宴令老班们个个精神振奋,然后是积极热烈的讨论,并积极与袁校长进行互动。新桥小学的黄桂华老师提出:幼升小的孩子面临新的挑战,很多孩子提前学习文化知识而欠缺生活技能的培养,进入一年级后生活能力欠缺,比如穿脱衣服、喝水、上厕所、学习用品的准备等,家长一再要求老师提醒孩子。袁校长给予热情的梳理和指导,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梳理主要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制定相应的计划策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生活、班级活动、团队影响、师生评价等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学习生活技能和书本知识,让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
中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但是学生怕写、不会写,对于阅读理解文章也是一片茫然无措,如何将班级文化建设与习作教学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呢?任教中年级的田洪宇老师、王紫谨老师提出了困惑。袁校长指出:首先深入了解学生怕写的内在原因,是不会观察或者方法问题,还是主观畏惧心理,分析孩子的具体愿意及背景,结合语文习作教学目标、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制定计划,充分利用家校及社会资源,提供可能的活动体验经历,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才有感受,才会有话可说。最后,重视评价机制的促进作用。习作后的师生评价以鼓励为主,评价标准由低到高要有梯度。我笔写我心,让学生把作文当成交流、分享的工具,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欲望,挖掘写作的内在动力。
高年级老师的困惑主要是学生如何应对升学压力以及青春期心理变化。不同年段老师各有不同的问题,袁校长一一给予细致地指点,老班们豁然开朗,连连点头。
接着,班主任们就自己的感悟、触动互相交流探讨,思维火花在交流中闪耀,智慧的光芒在研讨中迸发,赢得专家的颔首赞许。
四、升级,需要增强行动力
最后,作为专家、评委,袁校长为营员们详细介绍了专业提升的有效准备。比如解读文件、准备活动材料、日常积累成果,尤其是科研、论文等,使大家明确奋斗的方向,增加了教科研的勇气和信心。“双减”背景下,班主任面对新问题,携手共进,聚力探讨、解决问题,提升内驱力,培养新时代的小学生。袁校长的讲座犹如一副强心剂,点燃了班主任的热情,更加明晰了各自奋斗的目标。
整整一上午高质量的研讨学习,班主任们沉醉其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至午饭时仍然意犹未尽,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想法……
袁校长在讲座中提醒班主任关注最新的教育信息,阅读相关的教育文献。陈亚兰校长立刻身体力行,为每位班主任准备了精神食粮——三本班主任理论书籍《自驱力成长》《轻松做教师》《好的教育》。班主任的实践活动、理论学习,加上专家的助力,领衔人的引领,相信每位班主任在专业发展上都会有质的飞跃,工作生活中会有美的享受。
摄影、撰稿:田洪宇老师;审核:陈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