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陈亚兰>>活动报道>>文章内容
凝心聚力,携手前行
————新北区陈亚兰特级班主任成长营第十九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3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亚兰

    20211029日—1030日,伴着天的脚步,丹桂飘香秋满园,在这渐行渐美的秋天,陈亚兰特级班主任成长营的成员和全区名教师和名班主任成长营的学员们相聚在常工院,怀揣教育初心,聆听专家点拨,参加2021新北区名班主任、名教师培训活动。

一、专家讲座明方向

讲座一:教育中的压力管理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吴铁均老师围绕“教育中的压力管理”,从“压力的概述”“压力的模型”“对压力的基本看法”和“压力的对策”等几方面进行了讲述。吴教授告诉我们:要学会准确解读“压力”,面对压力,学会“接纳过去、抓住现在、展望未来”。

讲座二:教育行动研究——名师名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深度修炼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潘金林教授围绕“教育行动研究”,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讲述:教育行动研究的历史演进、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与内涵、教育行动研究对名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教育行动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教育行动研究能力提升路径,以及教育行动研究案例分享。他的讲述让我们认识到:“教师就是研究者”,研究者和行动者应该是合一的,是名班主任、名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讲座三: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探究

常工院教育学博士王雅丽做了《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探究》的讲座,从2017《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研究报告》、2018《中国儿童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两份调查报告讲起,清晰当前儿童道德发展现状、儿童心理品质状况,并提出解决问题,指出德育工作的具体开展路径,从而构建完善性的教育工作体系,保证德育工作实现高效、全面的落实。

讲座四:铭记党的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康艺佳老师以《铭记党的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为题,讲述了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并在讲述中穿插演唱了“七律 长征”“常州三杰”的原创革命《苛刑歌》歌曲等。新颖感人的宣讲方式深深感染了在场学员。这些深深镌刻着历史记忆的歌曲,将永远激励着今天的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里落地生根,争做时代接班人。

讲座五:教育论坛

潘银婷老师主持的名师主题论坛,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五位名班主任以自己的带班实例,展现了他们的育人智慧。薛娴老师和小米粒们《走过缤纷四季 编织七彩生活》的每一刻中,聆听孩子的心声,营造生活的仪式感;潘银婷老师《熬炼智慧,做幸福的班主任》过程中,告诉大家“模糊”是一种智慧,“逆向”是另一种智慧;袁文娟老师的《“双减”背景下学生领导力培养》中,用人所长、组建团队,目标引领、任务驱动,过程指导、评价激励,让孩子在“双减”下焕发新动力;袁雷群老师的《班主任,可以做得这样有意思》中,有趣,有爱,有智慧;王俊老师《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形式、策略》中,“个”的理念,“类”的经验,“群”的效应,使班级成为孩子的精神家园。

二、学习收获来分享

龙虎实小 陈亚兰:这两天的学习,堪称“满汉全席”:有学术研究视角的博士分享:深入浅出,如何做德育研究,有了明确的路径;有革命基因视角的红色宣讲:说唱结合,感人肺腑,我们的课堂如何吸引学生,便有了清晰的设想;有实践经验的故事分享: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却那么接地气,便有了教育案例的形成图谱;有苏大教授“脱口秀”般侃“压力”:压力,没什么大不了,明白自己要什么,就能做到“神马都是浮云”……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进步,站在专业的角度,做专业的事,越做越欢喜!照片5

龙虎实小 潘虹:知不足而谋发展——名班主任成长营培训心得

本次名班主任成长营培训一边学习,一边对比,一边反思,一边惊喜。在一个个未涉猎的专业领域中看到自己知识的边界,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分享中找到自己治班的不足。庆幸自己还有两个优势,一个是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一个是终身学习的态度。下面,我从印象深刻的几个点,具体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提能力打败压力。

《教育中的压力管理》专题讲座,在吴铁钧教授诙谐幽默又不失科学严谨的演说中,让我第一次准确地清晰了压力的概念,了解到压力的危害。认识“对手”,才能化敌为友,面对压力也是如此。讲座中“能力恐慌”和“身体强壮”两个关键词让我知道了自己压力的来源,即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找到了释压的路径:提升自我能力,既要用过专业学习和实践研究来提升工作能力,还要劳逸结合、锻炼身体来提升体能,这样才能在“打败”压力,更高效地工作,更幸福地生活。

二、用智慧创生幸福

潘银婷老师主持的名师主题论坛,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五位名班主任以自己的带班实例,展现了他们的育人智慧。薛娴老师和小米粒们《走过缤纷四季 编织七彩生活》的每一刻中,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智慧,营造生活的仪式感是智慧;潘银婷老师《熬炼智慧,做幸福的班主任》过程中,“模糊”是一种智慧,“逆向”是另一种智慧;袁文娟老师的《“双减”背景下学生领导力培养》中,用人所长、组建团队是智慧,目标引领、任务驱动是智慧,过程指导、评价激励是智慧;袁雷群老师的《班主任,可以做得这样有意思》中,有趣的灵魂带着智慧,浓浓的爱意蕴着智慧,独特的想法更是彰显智慧;王俊老师《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形式、策略》中,“个”的理念,“类”的经验,“群”的效应都是智慧。这些智慧让五位名班主任的教育充满幸福感,也打动着我。这些智慧中有可复制的经验,也给我们源源不断的灵感。下阶段,我将找到如何形成自己治班智慧的方向,爱学生,重过程,有策略,在智慧育人中创生属于我和学生的成长幸福。

三、明策略促德育管理

王雅丽博士的《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探究》,以专业的调查研究报告,不仅带来了出人预料的发现,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班级管理理念中的德育问题,不论是德育弱化,活动浅化,评价窄化还是轻协调整合,都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不足。从而也发人深省,我们的“育”到底追求过程还是结果?为什么教育中会有那么多悖论?这些深思也在提醒着我们要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德育能力:构建育人的制度环境,构建成熟的班级育人支持体系,构建班主任成长共同体的“FAR”模,做一个有品质的班主任。

一串“新词”,几套“新法”,吸引着我,也提示着我要去深度地思考与消化。每个班主任都是不断学习、成长的“个”,每个名班主任都会找到自己智慧创生的“类”,每个成长营都是一个互学共生“群”。不足不可怕,知不足而谋发展,时刻以“新生婴儿”地状态对待班主任工作,对待自身专业成长,这是我要追求的境界。

河海实验 蔡涵钰:潘特用她惯有的幽默风趣给我们支招:突发事件的智慧处理。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尤其是打架学生之间的“班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位学生可以滔滔不绝互怼半天,不仅没处理甚至会进一步激化矛盾。潘特采用“画画”或者“叙事”方式,让学生还原现场,便于老师了解真实情况,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学生也冷静下来,当场反思,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百丈小学 田洪宇:两天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做班主任的辛苦与幸福,触摸到了班主任的智慧与才情,学到了班主任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恍然明白班主任工作的多种可能性,如哈利波特的魔法,蕴含着无数的机遇与挑战。也许,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多一点积极的探索,多一点解决问题的智慧……我们就少一些压力与烦恼,多一些喜悦与满足。从今日起,我决心以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努力做一个有情趣、有智慧、有情感,有思想的新时代的幸福的班主任!

三井小学 张曙贤:做一个“多心”的班主任——班主任培训有感

一、班主任老师要有一颗“红心”

有颜值、有才华、有红心、有甜喉的康艺佳老师给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回顾了一段永不忘怀的峥嵘岁月,根植了一颗“不忘初心,献身教育”的红心。每一位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我党的这些历史,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孜孜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党育人的事业中。这是我们的教育工作基石——一颗忠于党忠于教育的“红心”。

二、班主任老师要有一颗“爱心”

薛娴老师的讲座让我这个执教低段的班主任老师感同身受,她用精彩的一个个事例告诉我们,班主任老师工作的关键在于一颗“爱心”。

人们常说;“茂密的森林是灵芝的摇篮,深邃的大海是珍珠的摇篮。”而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富有爱心是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薛老师班级的活动得到了家长们大力地支持,这背后也许原因众多,但最大的一个肯定是薛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心”感动着家长们,让他们付出也甘之若饴。

三、班主任老师要有一颗“慧心”

袁雷群老师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充分提现了她的治班智慧。处理班级出现的问题,她经常运用班队会的形式。我认为,班队会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处理、解决班级问题,开展各项活动的有效途径。这样富有“慧心”的班主任老师,孩子们怎么能不爱呢?

四、班主任老师要有一颗“童心”

潘银婷老师的讲座从头至尾都很“吸睛”,也很“吸心”,嬉笑背后却引人深思。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解决儿童之间的矛盾问题。

我们常常说,蹲下身子看儿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我想,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

最后,感谢这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教育迫切需要一支专家型、科研型的班主任队伍。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平时要勤于积累、善于反思,填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漏洞。我们的班主任事业,就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责任,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我们一路前行,一路充实,一路反思,一路奋进!让教育思想远行!

新桥实小 黄桂华: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

本次培训有专家的高位引领,有一线教师的经验分享,给予了全方位地指导。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让我深度反思到无论是日常教学工作还是教育工作,都忽略了教育的直接对象——学生的体验和需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分析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身上。紧扣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上,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心理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新桥二小 谢纪:本次培训开篇聆听了吴铁均老师报告。他幽默、风趣的语言总能揪住大家的心,有听了还想听的感觉。吴铁均老师昨天讲了《教育中的压力》。压力其实并不是只有教育中有压力,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了的丰富的物质产品和高速经济发展,同时,也带给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压力。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也不能消除,我们在与压力和平共处的时候,可以想对策削弱与工作相关的间接压力。(1)学会休息。工作时紧张高效工作,休息时要彻底放松自己的身心,做做瑜伽,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看看小说等。(2)采用适当的运动。研究表明,生理和心理是相辅相成的,身体好,生理机能健康,心理就阳光,看、做事情都觉得是轻松而愉悦的,相反,就会觉得压力大。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好,就得让自己快快加入阳光运动的项目中来。(3)给自己培养一个兴趣爱好。(4)有一个信仰,这是最高宗旨。当我听完吴老师的讲座后,第一想到作为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缓解压力,有效地缓解压力才能更积极的投入学习中去。其次,作为老师,想让我们的家长明白,孩子无论大小,都有不同方面的压力,一定要让孩子积极地投入到健康地运动中去,少碰电子产品;培养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不能把学习当作是孩子人生中的唯一,保证休息,充足的睡眠更加关键。最后,作为老师自己,明白面对工作的压力,不抱怨,不懈怠,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的中的压力,理性分析工作的压力,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相信这样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阳光灿烂!

河海实小 陈旭琴:两天的培训,收获满满,感触良多: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是具备了五种胸怀:包罗、宽容、担当、利他和谦虚。小学的薛娴老师,潘银婷老师,中学的袁雷群老师,王俊老师。无一不是如此。他们身上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善于反思与总结。稳中求新求变。

通过培训,我逐渐梳理出要想成为一个轻松且幸福的优秀班主任,必须拥有一支能分工合作、相互制约的管理队伍;一个能自动运行、自我更新的管理系统;一套能激发潜能、催人上进的激励机制;一种能因材施教、触动心灵的德育模式。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也会不断地去完善和调整未来星中队的建设。

工作有瘾,生活有趣。接纳过去,抓住现在,期待未来!深呼吸,向前!

泰山小学 陈素云:本次的班主任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既有理论高度,又有行之有效的实践案例分享,为我后期的研究和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的引领和实践的路径。教师首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日常观察,了解学生特定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和找准目前双减背景下学生需要着力的提升点,;其次要善于构建良好的社会系统,这不但有助于缓解自身的压力,而且为班级活动的开展争取到更多的支持;最后要坚持持久的儿童立场,不给儿童定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并为孩子持续的发展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

龙城小学 王紫瑾:两天的班主任培训,就像是一场精神盛宴。如何应对压力,如何进行教育行动研究,一场场专家讲座点燃了我们的教育热情;五位名班主任亲身的实践更让人感动和振奋。感动于这些老师对于教育的付出,振奋于这些事例是如此鲜活的又可供学习。是的,十万字的师生日记,系列化的精彩活动,凝聚的是师者对于教育和生命的热爱。我们所聆听到的每个案例,都有着班主任对于班级学生个体和群体发展的精准分析,基于此的充满创意的活动设计与策划,以及最终形成的对班级、家庭乃至社会的群体效应。照片6

德国教育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这样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班主任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用自己的心灵力量去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他人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行走在这样的路上,怎能不尽全力而施行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