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陈华芳>>资源建设>>文章内容
潘嘉雯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1-12-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华芳

                                   《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读书心得

                                                                                                                                                             春江幼儿园 潘嘉雯

    看了本书译者序的介绍就对这本书有了大致的了解,让我更有兴趣去翻阅这本书籍。因为这是一本“有料”的书:有情怀、有眼光、有办法。从中能让我们学习到欧美国家在幼儿教育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研究成果,有比较详实的案例,更有意思的是由比较直观的图片,使这本书看起来就不乏味了。

阅读完本书,最感兴趣的是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六章。从本书的题目看,就直观地感受到了班级环境创设中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室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儿童,多聆听幼儿的声音和想法,例如可与幼儿进行对话,他们所想要的教室环境是怎样的?同时要兼顾每位儿童,尊重他们的想法。教室里需要创设怎样的空间?他们想要在这个空间里做什么事情?有哪些需求?另外,充满灵气的空间是能够促进幼儿感官探索的,与各种物品和材料接触后,能够激励幼儿去探索、去操作的,引发同伴互动与合作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富有自然之美的教室让我想到了我们成长营所研究的项目,不就是让幼儿通过与各种自然物的接触,感受自然、感受美。也让我更有欲望去研究自然材料的运用。

阅读完本书,我的几方面收获:

  1. 基于儿童视角

班级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使为了支持幼儿学习,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因此在创设主题环境时要时时考虑幼儿的主体地位。

  1. 降高度:考虑幼儿的视线与成人视线的差距,将环境降到和幼儿视线相平的位置,做到尽量往下移,以此来拉近环境与幼儿的空间距离,让幼儿既能看到又能触摸到。

  2. 展想法:基于幼儿发展的需求,关注幼儿的兴趣点。思考哪些是幼儿可以自然参与的、与幼儿的活动完整结合的,尽量让幼儿卷入这个过程中。适当留白,给予幼儿填充的空间。

  3. 重观察。教师以教室中央位置为中心,将教室分为四个象限,分别观察四个象限里的区域,家具是否平衡?幼儿人数是否平衡?哪个区域材料或家具过多?哪个区域幼儿活动时间短、人数少等等问题。通过观察去剖析这些现象和问题,从而调整班级布局,提高整个教室的利用率,促进儿童之间的积极互动,减少约束感。

  1. 材料的有效利用及巧妙投放

儿童积极探索环境的方式是,运用感官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在配备了真实的材料、资源与设施的高质量环境中,儿童在互动性的活动和游戏中的学习效果最佳。真实的日常物品可以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必不可少且丰富的感官信息。在教室里尽量给幼儿提供真实的材料,如:电话、水果、蔬菜、锅子等。7种开放性材料的梳理为我们后期班级中真实材料的投放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能够更加促进幼儿感官的认知和发展。

方便好用的容器、具有艺术感的容器及艺术性的摆放等都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增加幼儿对材料的使用率。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强调不论年龄大小,儿童有权利对生活、游戏、学习的空间提出自己的设想,进行自主设计、决策。一个基于儿童立场、邀请儿童共同参与、经过精心设计的幼儿园环境,会由内而外地表现出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接纳,即环境创设中的每一步既有教师的预设,更有追随儿童的声音,关注儿童的需要和兴致,充分陪伴儿童、支持儿童。

                                                                                                         20210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