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陈华芳>>资源建设>>文章内容
王虹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1-12-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华芳

读书感言

常州市三井街道中心幼儿园 王虹

  《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这一本书,是实操性比较强的工具书。拿到书,我首先看了书的目录,根据目录提示有计划的进行阅读。同时,书中的插图也给与我们视觉上的刺激,给与我们在创设环境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马上又要临近开学,我们在创设环境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尊重儿童、珍视儿童的空间、推崇空间的灵气、创造承载平衡与与美的岛屿。环境创设——环境创设设计空间内的所有因素包括教师有意的投放,创造,改变或者调整,用以支持儿童学习的各种设备,材料,常规及活动。就是环境会影响儿童和教师的行为及社交互动,并对物理空间的不止和儿童如何在教室中走动,操作材料与同伴互动进行观察。通过改变教室空间,教室,既可以实现儿童的学习目标,又可以解决儿童存在的社交和情绪问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保持游戏和情感的互动,教师有意地投放、创造、改变或者调整的用以支持儿童学习的活动材料。

   在第二章——儿童的视角中,让我们知道,要充分的去站在幼儿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教师材料投放的高度合适吗?教室置物架的摆放适宜吗?一切站在儿童的视角看待事物,改变环境~对于这部分给的建议,对于班级环境的创设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如:奇趣桌——激发儿童兴趣,引起好奇,刺激身心,渴望融入~对于设置奇趣桌也很有方法:1.有目的有意义的收集,排列和展示材料~就像我们美工区的材料,除了投放相应材料,那材料如何摆放才能去激发幼儿游戏,如发现这个材料呢?就如吸引人的容器盘子来呈现材料,更加具有艺术性。2.选择可以令儿童愉悦并激发其好奇心的材料,让幼儿更大程度的去探索研究实物,3.所以也就需要老师投放感官探索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互动体验的学习。4.投放新颖别致的材料,想让材料有趣,就必须保证材料的新颖性。所以对材料的属性,特点,需要老师更深层次的去挖掘与思考。5.投放自然材料,自然材料其实更开放。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材料去让幼儿探索,幼儿还可以参与收集、分类,教师根据主题、季节的变化进行引导,更大程度的引导幼儿深入游戏。书中的案例同样也给我一定的启发。教室环境改造前后门变化,看得出教师的站位,站在儿童的视角,利用每个区域的特点,材料的属性,摆放的艺术性等进行布置,刺激幼儿身心,让她们参与其中。

其实对于书中,P19投放新颖别致的材料,不同的新材料、新玩法会刺激幼儿的大脑,也能帮助幼儿持续专注的时间持久一点,要想让材料有趣,就必须保证其新颖性。同时自然材料的投放也是重点,自然材料也是开放性材料,可以被自由地触摸与操作,而且数量繁多,对收集材料来说没有难度。像松果、树枝、石头、树叶、坚果、木片、贝壳、花瓣等,都是我们材料中比较常见的,对于这些材料,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对于幼儿的嗅觉、触觉来说又是不一样的刺激。

例如秋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花卉投放于美工区、自然角,对于幼儿来说,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在嗅觉上有一样的感受,如菊花,从外形上就有多种形态的,在视觉、触觉方面也是对幼儿的新刺激

      P81园艺师——自然元素,将户外的大自然搬进教室,有助于减少儿童自然缺失的有效措施。当下的幼儿,不像我们小时候,到处去田埂上挖野菜、爬树采桑葚了,甚至连鸡鸭鹅都不认识了,正式因为他们缺失与大自然的产物进行亲密接触,所以我们老师该怎么来保持之间的平衡呢? 儿童经常接触大自然,可以提升认知水平,增加积极行为,提高学习成绩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造力和注意力。将自然元素融入教室的每一个区域,如数学区用石头计数或者玩游戏;在科学区,对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贝壳进行称重和比较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在美工区,把大树叶当作独特的画纸进行画画。(材料与区域) 多鼓励幼儿使用自然材料,在P106关于“选择驱动型”环境的创设,也给予我们一些建议:

  

   第六章——真实性:将日常物品融入教室环境,幼儿园教室中的真实性,是指的如实呈现现实世界中用于真是目的的材料和自然,如何让幼儿与真材料进行互动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又会有怎样的促动呢?利用开放性材料增强真实性,对于儿童游戏和架构活动中的一系列可用于拓展和延申幼儿思维的自然或者人造物品。开放性材料最为突出的就是它适用于所有年龄和技能水平的儿童。

1.传统材料与真实材料在感官探索中的比较:视觉与触觉,塑料玩具的感觉输入量小,触觉学习不大,儿童是处决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触摸体验进行学习。

真是的日常物品会引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材料越真实,吸引力就越强。

2.利用开放性材料增强真实性。开放性材料不预设用法和功能,对儿童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是完全开放的。开放性材料适用于所有年龄和技能水平的儿童。

3.七种开放性材料,P139140141中的七种开放性材料的解说以及参考图片的示意,给与我们一定的参考价值。见图,对我们在材料收集与提供上有一定的参考。


   另外一定就是,对于材料的提供与陈列,该选择怎么样的容器、器皿进行摆放呢?书中提到的“4C原则”:引起儿童注意的容器、方便好用的容器、与活动有关的容器、儿童制作的容器。对于艺术造型的器皿,对于材料也有一定的“宣传”作用,使得环境也有一定的艺术性。P153中的图片很生动。

    书中的内容有内涵、有深度,更重要的是实操性强,正如虞永平教授强调的:“环境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

                                                                                    20210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