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陈华芳>>资源建设>>文章内容
吴洁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1-12-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华芳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班级环境

——读《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后感

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吴洁

  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宁静温馨的家、山川秀美的风景区,让身处其中的我们不仅感到身心愉悦,还可以提升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同样,幼儿园环境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反映出教师的儿童教育观念、价值观以及有关儿童学习的信念,著名的环境设计师安妮塔.鲁伊.奥尔兹就认为“我们应该为创造奇迹而创设儿童早期环境”。

   利用寒假假期,我们成长营共读了万千教育的《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这本书运用了鲜活的案例、大量的清单,让我们走进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并结合实践站在儿童的视角下,审思自己做了吗?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还可以怎样改进更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1.环境的作用:

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任老师,充满灵气的幼儿园教室的本质是什么?它尊重和鼓励儿童想要发现周围世界的内在动作,这样的空间充满了为促进感官探索而设计的有趣物品,指引儿童去探究、操作以及与他人进行合作。

安妮塔.鲁伊.奥尔兹:儿童即奇迹。相信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奇迹,这种信念可以改变我们设计儿童保育空间的方式。如果想让契机降临到生活中,我们就要让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做好准备......我们满怀敬畏和感激之情,把创设一个配得上奇迹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工作!

洛里斯.马拉古奇:作为一种可令人产生幸福感和安全感且具有激励性的推动力,我们非常重视环境的这一作用。

安妮塔.鲁伊.奥尔兹:有灵气的空间可以让灵魂鲜活生动。

约翰..多诺霍:当我们感受到美时,就会有一种回家的感受。

塔基马.邦奇.史密斯&路易斯.阿门托:教室的物理环境和装修风格是儿童学习中重要的非语言因素。

在运用到实践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儿童视角下的教室环境创设?重要性是什么?也就是说儿童需要怎样的教室环境?教室环境要能够促进儿童的成长,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早期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首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能够激发儿童的最大潜能,然后才能价值判断什么样的环境才能最有效度地支持儿童的发展,站位于儿童视角下的教室环境创设要义的四点以及教室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力。

2.我的收获:

勒妮.海斯提出:和谐、流动、平衡是积极向上的教室氛围的基本要素,在为儿童创设最适宜的学习环境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三个因素,可以这样试一试:尽可能在教室的4个象限中布置同样多的区域,确保区域使用的均衡性

感悟:要把受欢迎的区域放在不同的象限中,不要创设一天中只在短时间内使用的区域,如午餐和集体活动区,这些策略刚好和我们课程游戏化中的部分支架不谋而合,因此在实践中,要善于观察,根据实践随时调整,如美工区和表演区是孩子喜欢的,有必要扩大区域面积,同时缩小其他区域,充分利用各个区域,最大限度地使用教室空间

我们以向他人学习为核心内容,借助家具设计师的样式与形状、墙纸设计师的线条、室内设计师的色彩、园艺师的自然元素、工作效率专家的参与的价值、视食品杂货商的物品摆放的成功迁移到班级环境创设中。 

感悟:1)以儿童为本的教师就如工作效率专家一样,询问儿童的建议,听听他们的看法,邀请儿童一起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让儿童决定如何使用……这些都与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早期教育专家米歇尔.萨尔塞多认为,应该根据儿童得兴趣和需求在教室中增加一个循环使用的区域,让儿童决定这个区域的用途和可以投放的材料,并提供新的想法。 

2)根据成长营的研究重点阅读了“园艺师”那段,幼儿教师可以学习园艺师的成功经验,创设温室型教室,多投放与大自然相关的元素。达纳.L.米勒认为,儿童经常接触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观察能力,变得更加自信。教室里可以这样做:有看到户外的窗户;添置鱼缸,喂养彩色的鱼;至少有4种不同的绿叶植物;把自然元素融入教室得每一个区域;录下大自然的声音,在午睡或玩游戏时播放;播放大自然的视频;能随时拍摄自然景观;注入自然元素;鼓励幼儿用麻绳或鱼线将贝壳串起来,挂在阳光能照射的地方。并鼓励幼儿可以小的自然材料带来班级,注入到区域中,或用自己的“宝物”去换别人的“宝物”。

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教师在对教室环境进行创设时,可以运用该需求层次论,既顾及儿童的基本层次需求,又创造处满足其高层次需求的机会。

感悟:生理需求包括儿童生活必须得物质因素。安全需求能让儿童的大脑安享宁静、免受外界的过度刺激,有助于儿童获得稳定、可靠的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需求让儿童相信自己可以为集体做出重要的贡献,感受到被爱和被关注。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让儿童相信自己在生活中也有一席之地,结合教室环境创设可以让儿童自主选择,展现自己的能力。

3.我的理解:

1)有吸引力的教室门口:一直在苦恼教室门口的区域,因为来来往往的人会影响区域中孩子的游戏质量,因此这个学期一直在调整中,有时是动手操作的益智区,但发现益智区中的孩子游戏质量很差,学期末前是阅读区和展示区,发现又影响到了阅读区的安静氛围,刚好读到了第2章《儿童的视角》,让我有点恍然大悟。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让我们了解到儿童独特的视角,由于自身情况不同于成人的视角,并且通过教室环境中“教室门口”举例要有吸引力的教室门口,要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考虑门口与外界与教室内的自然连接,给予孩子安全的温暖的氛围,要吸引孩子的动力、好奇心、激励、专注参与、学习、交往……等等情绪情感体验,并以奇趣桌作为一个例子,带着我们如何去看待儿童视角的教室门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可以结合我们成长营的研究重点,以自然材料的投放,将展示与探索结合一起尝试去做一做。

2)有反思的室内环境:皮亚杰认为:当儿童的游戏或者活动涉及物品的物理特性时,他们就在建构关于世界的心理模型。因此结合我们成长营梳理自然材料清单时可以巡视一遍教室,仔细考察每个区域,针对区域中的每件物品,问一问自己:这是否是一件真实物品的仿制品?我能否用一件安全的真实物品替换它?或者换成自然材料行不行?能否更好地激发儿童创造的欲望?同时,我们要把握真实材料、开放性材的适宜投放,包括怎么放?放哪里?需要怎样的容器?怎样的柜子?怎样的环境都要考虑进去。

4.我的行动:

阅读区作为典型的早期阅读的环境,是幼儿园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在阅读了本书后,站位儿童视角预设进行阅读区环境的创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